
出版社: 中国科学技术
原售价: 110.00
折扣价: 74.80
折扣购买: 急诊神经血管成像图谱
ISBN: 9787504695710
第 1 章? 急性卒中影像 一、概述 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通常是由于心脏血栓、大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或腔隙性梗死所致。其他罕见病因如夹层、血管病和脑静脉血栓形成将在其他章节中讨论。涉及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和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M1 段前循环的大血管闭塞(large vessel occlusion,LVO)是最常见的卒中类型,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 近些年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治疗方式发生了重大的转变。2015 年前,发病后 4.5h 内 [1] 静脉输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一直是治疗 AIS的主要手段。2015 年,共有 6 项随机临床试验确立了急诊血管内治疗(emergent endovascular treatment,EVT)的重要性,试验结果表明,与最佳内科治疗相比,在发病后 6h 内 EVT 治疗前循环 LVO 有明显的优势 [2-7] 。2018 年,包括DAWN [8] 和 DEFUSE 3 [9] 在内的两项窗口晚期试验同样证明了 EVT 的压倒性优势。因此,新的指南推荐在卒中发作或发现卒中后 24h 内对前循环 LVO 进行血管内治疗 [10]。最近,对于 CT 灌注或 DWI/MR 灌注确定可挽救脑组织的患者 [11] ,以及在 MRI 与 DWI/FLAIR 序列不匹配的卒中发作时间不详的患者 [12],研究者已经将静脉输注tPA 治疗时间窗从 4.5h 延长至 9h。先进的神经影像技术在对患者进行血管内和溶栓治疗筛选中起着关键作用,并且其应用在不断发展。 二、核心梗死、半暗带和缺血 缺血核心和半暗带的概念对于理解当前急性脑卒中影像学和干预至关重要。在大血管闭塞的情况下,无论再灌注状态如何,靠近闭塞血管近端发生不可逆细胞死亡的脑组织被定义为梗死“核心”。 围绕核心梗死区的功能受损但仍然可存活和可挽救的组织通常称为“半暗带”或“高风险组织”。如果再灌注不及时,半暗带将发展为梗死。半暗带的命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侧支血流和缺血的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 距缺血核心较远的地方存在“良性缺血”组织,该区域虽灌注不足,但由于有足够的侧支血流其功能仍可保持完整。即使不发生再灌注,该组织也将存活。因此,区分良性低灌注区与真正的缺血半暗带是十分重要的,可以避免高估高风险组织。尽管这在灌注成像中经常是困难的,特别是在伴有潜在慢性血管狭窄的患者中。 全书共 11 章,前三章着重讨论了基于最近的临床试验和最新的美国心脏协会卒中指南、血管供血区和假性卒中的急性卒中成像。随后讨论了脑静脉血栓形成、血管病、动脉瘤和血管畸形。接下来的章节则专门讨论了外伤性神经血管损伤,以及相对罕见但很重要的头颈部血管急症和脊髓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