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科技文献
原售价: 79.90
折扣价: 46.40
折扣购买: 罗大伦教你滋补之道(脾不虚肾不亏心神安)
ISBN: 9787518972616
罗大伦 中医诊断学博士,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特邀嘉宾,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养生堂》前主编,当归中医学堂特邀讲师。从事舌诊、外感病、历代各家学说研究多年,并一直致力于中医普及工作。 已出版《罗大伦教你滋补之道:脾不虚、肾不亏、心神安》《女性养生三法宝:不生气,不亏血,不受寒》《家庭抗外感指南:不易感,不侵邪,不招毒》《让孩子不发烧、不咳嗽、不积食》《脾虚的孩子不长个、胃口差、爱感冒》《图解儿童舌诊》《图解舌诊》《救命之方》《弟子规说什么》《道德经说什么》系列等畅销著作。
1 脾胃:相当于我们的 “再生父母” 古代医家一直在琢磨怎 样才能从根本上调理身体 ,由于各位医家的思路不 同,所以出现的流派很多 。其中,从脾胃来调理是 一个重要的派别。 这一派的创始人是李东 垣,当时李东垣在跟他的 老师张元素学习。张元素 是易水学派的创立者,但 李东垣通过与老师学习的 过程,在易水学派理论的 基础上有所发展,自成一 派——补土派。补土派重 视脾胃,后世把这一派的 思想称为“医中王道”。 在李东垣之前,中医关 于人体调理方面的论述有 很多,唯独没有医者专门 从脾胃的角度进行论述。 后来,李东垣着重提出了 脾胃的重要性,并写了著 名的《脾胃论》。 中医 有句话是“肾为先天之本;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 之源”。“先天之精”是从父 母那里遗传来的,一个人 的禀赋如何在出生的时候 就定了,之后的生长发育 状况主要是看脾胃的功能 是否良好。因为我们后天 生长的物质来源除了父母 给的“先天之精”外,主要靠 脾胃从食物中吸收的水谷 精微。所以,这一派的理 论有多重要,就不言而喻 了。 在人体内,上为阳,下 为阴,这和大自然是相对 应的。阳气下行,阴气上 承,就形成厅人体气机的 升降。从八拍中我们可以 发现,代表阳的白色鱼, 鱼头一定是向下的;代表 阴的黑色鱼,鱼头一定是 向上的,这其中就蕴含着 阴阳互生、互用的道理。 而处于阴阳之间的是中 气,中气在脏腑中对应我 们的脾胃。因为脾胃五行 属土,土居中央,处阴阳 之交、清浊之间,为气机 升降之枢纽。 清代的医家黄元御自己 曾被苦寒之药伤害过,于 是,他一生都在思考如何 才能在用药的时候不被药 物的寒凉之性所伤,最终 他从脾胃入手,调理气机 的升降,取得了非常好的 疗效,在理论上也取得了 一定的突破。这也使得他 特别重视对脾胃的调护, 这从他一辈子所写的著作 中就可以看出来。在书中 ,他特别强调脾胃的枢纽 功能,认为如果一个人脾 胃虚弱,那整个人的气机 升降都会出问题。而如果 中气不虚的话,人看上去 就是生机勃勃的;一旦出 现脾胃虚弱,就会水泛土 湿,中气虚败,气血匮乏 ,导致诸病丛生。所以黄 元御给人治病,多从调理 脾胃入手,先让人的中土 健运,升降复常,这样自 然会气血充足,经脉通调 ,疾病自祛。 中医在治病的时候,有 一句话是“有胃气则生,无 胃气则亡”。每当为危重病 患者诊病的时候,有经验 的中医都会摸一下患者脚 背上上的跌(fu)阳脉( 足背上最高处的动脉), 这可以帮助医生查看胃气 的存亡。如果还有胃气, 这个人就还有救;如果没 有胃气了,可能后果是十 分不好的。 现在,城币人群中大部 分入 都稃在脾气虚的问题 每次做健康讲座的时候, 一讲到脾虚,我就会让在 场的朋友们互相看舌头上 有没有齿痕,结果我发现 大多数人都是脾虚湿盛的 舌象。我估计城市人群中 大约有70%的人都存在脾 气虚的问题。 那脾虚除了会导致齿痕 舌外,还会出现哪些典型 症状呢? 还会出现神疲乏力,说 话声音不洪亮,少气懒言 ,四肢无力,稍微一运动 就喘,面色淡白,大便不 成形,怕风,怕冷,容易 感冒等症状。 在这些症状中,气虚的 表现最为明显。而气又可 以化生阴阳,脾气虚弱到 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脾阳虚 、脾阴虚,但因为气本身 的阴阳属性更偏于阳,所 以脾阳虚更为常见。脾阳 虚还会引起水湿不运,气 虚严重到一定程度会引发 中气下陷,出现胃下垂、 子宫下垂、脱肛等问题, 甚至气脱而亡。 P2-5 ★只要找对根源,99%身体的问题都可以一补了之 有很多人总觉得自己的身体很虚,去检查也没有什么大病,就是小病不断,浑身不舒服;还有一些人常年吃补药,但效果寥寥,更有一些人补了后上火,原来问题没解决,更多毛病又长出来了…… 知名中医专家罗大伦博士认为,您一定要清楚自己的身体问题,究竟是由先天不足,还是后天失养,亦或心神损耗太过所致。而且调理新得之病,与调理久病之人,侧重点会有所不同。因为,一个人之所以久病,邪气总是无法清除,一定与身体正气不足有关。此时应认真地培补正气,调养气血(这是主旋律),同时再稍微配合一点儿清除邪气的方法(这是打配合),身体才能逐渐恢复,这是对久病之人的调理方略。 本书就是告诉你如何从补脾(后天之本)、补肾(先天之本)、补心(心定则神安)的角度去滋补身体,恢复正气,告诉您如何从根儿上开始好好补,以达到举一反三的功效。 ★如何从从根上调理几十常见身心问题:对证滋补,药到病除;盲目滋补,雪上加霜 很多人在调理身体的时候,往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比如有的人知道自己肾虚,但不清楚自己究竟是肾阴虚,还是肾阳虚——对证滋补,才能药到病除;盲目滋补,则会雪上加霜。 阴虚要选择滋阴的药,阳虚要选择补阳的药。如果您盲目用药,反而会使身体更加虚损。在本书中,罗博士均给出了不同证型的具体症状,便于您随时进行自我诊断,选择适合自己的滋补药才能药到病除。 ★人人都注重健康,但并非人人都了解用药 很多人得了疾病后,由于找不到安全、有效的调理方法,备受煎熬。本书精选了十几种知名中成药,近10种食疗方,以及十几首名医经方。比如,春季眩晕,提前服用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盗汗用知柏地黄丸;排便无力用补中益气丸;便秘、怕冷用附子理中丸;心慌气短、头晕乏力用十全大补丸;劳神费心太多用归脾丸…… 这些方子都是古代大医承传至今的千古名方,对症服用既方便、安全,又有效,只要您有针对性的选择适合自己的药物,就能将疾病消灭在萌芽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