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带你走出社交陷阱

孔子带你走出社交陷阱
作者: 贾志刚
出版社: 江苏文艺
原售价: 49.90
折扣价: 30.00
折扣购买: 孔子带你走出社交陷阱
ISBN: 9787559485427

作者简介

贾志刚,《百家讲坛·说春秋》主讲人、知名历史博主、喜马拉雅相关节目近300万粉丝;原《深圳晚报》著名体育记者、体育评论家;小说家、剧作家。著有“说春秋”“说战国”“说论语”“论语的真相”“了不起的春秋”等系列畅销书。

内容简介

序 说到《论语》,很多人认为那是一本充斥大话套话废话的书,还有很多人以为那是讲仁义道德、讲忠君爱国忽悠老百姓的书,还有很多人以为那是一本讲圣人之道、不食人间烟火、高高在上的书。 其实,他们都错了。 有人说《论语》教人愚忠,我通常会让他举个例子,他通常会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于是我告诉他这句话的意思是每个人都要遵守自己的规则,谁也不能乱来,这恰恰不是愚忠。于是他又说“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我就告诉他这是明朝的戏词,是那个太监当政锦衣卫治国下的产物。 有人说《论语》教人愚民,我通常也会让他举个例子,他通常会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于是我告诉他正确的断句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他依然不信,我就问他“你认为卖西瓜的会说西瓜有毒吗?”作为中国第一所“民办学校”的创始人,孔子会傻到宣扬“愚民”的程度吗?那他喝西北风去? 即便如此,还是有人一口咬定《论语》就是没用的甚至是害人的。那,我们就不看广告看疗效吧。 如果孔子所教的都是没用的东西,怎么会有弟子三千呢?春秋时的人都很傻是吗?孔子的弟子中,既有大商人子贡,也有大文豪子夏,还有一大群做官的都做到副国级地市级的,还有情商品质极高的曾子等人,更别说战国时期的李悝吴起商鞅这些人都是孔子的徒孙了。 这样的教学成就,还不足以说明问题吗? 《论语》这本书,记录的就是孔子和弟子们的日常,什么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交往。所以,《论语》教给我们的是做人做事的原则,是为人处世的技巧。 实际上老夫子不喜欢讲大道理,他是个讲原则的人,但更是一个讲变通的人。老夫子不仅有高尚的理想,更有对人性超卓的洞察力。 《论语》不教人怎样去做一个圣人,事实上孔子也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圣人。《论语》要教给我们的都是做人的道理,孔子讲仁,仁是什么?仁不是仁义道德的仁,仁就是与人相处的道理。孔子说“仁者爱人”,要与人相处和谐,就要有一颗爱人之心。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不让别人讨厌,就不要把自己不想承受的事情施加给别人。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忠恕而已矣”,做事要“忠”,也就是有始有终、全心全意,为人要“恕”,就是要包容要大度。 孔子的道理从来也不是泛泛而谈,根据每个人的个人情况,针对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教诲。 孔子教我们怎样交友,怎样育儿,怎样与上级相处,怎样避免夫妻矛盾,怎样去处理面子问题,怎样立足职场,怎样运用口才,怎样学习创新,怎样用习惯修正性格…… 孔子告诉我们要尊重人性而不是挑战人性,与其虚伪地高尚,不如真实地世俗。所以孔子说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友,孔子说善意也不要强加,孔子说美德也不要过度,孔子说自己的面子很重要,但是别人的面子更重要…… 《论语》不是接地气,而是超级接地气。 它告诉我们最通俗却又最实用的道理,帮助我们在社会立足,帮助我们去获得尊重。 《论语》中充满了处世哲学和智慧,以及技巧。 在这部书里,我们就来看看《论语》教给我们的为人处世三十法。这三十法是原则也是技巧,每一条都是从《论语》中总结而来,每一条都有鲜活的故事作为支撑,并且适用于现代社会。 1.30多个孔门故事,30种人生智慧参透 ※ 为何成也口才败也口才?孔子有两个以口才好著称的弟子:子贡和宰我。同样口才出众,子贡成了天下首富、诸侯们的贵宾,而宰我却一事无成。为何两人结局大相径庭? ※ 孔子是势利眼吗?他为何建议朋友要分类、学生要分类,连学习者也要分类?《论语》给我们的交友三原则是什么? ※ 孔子教弟子做人做事的四原则:文、行、忠、信分别是什么含义?我们能从孔子的教育理念获得什么启示? ※ 孔子竟然提醒现代家长“不要鸡娃”?他说要培养孩子做一个优雅的普通人,而不是一个了不起的名人。 ※ 孔子为何说“十五志于学”?他在人生的这个阶段发生了什么?这是否启示我们人生要分阶段做规划? 2.孔子教我们怎样交友,怎样与周围相处 ※ 孔子对弟子们说过这样的话:“有益的交友有三种,有害的交友有三种。同正直的人交友,同诚信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这是有益的。同性格乖僻的人交朋友,同没有主见的人交朋友,同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这是有害的。” ※ 孔子说“仁者爱人”,要与人相处和谐,就要有一颗爱人之心。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不让别人讨厌,就不要把自己不想承受的事情施加给别人。孔子说“吾 道一以贯之,忠恕而已矣”,做事要“忠”,也就是有始有终、全心全意,为人要“恕”,就是要包容要大度。 3.孔子教我们怎样立足职场,处理面子问题 ※ 孔子说自己的面子很重要,但别人的面子更重要;面子最好不要自己去找,别人给你的才是最好的。 4.孔子教我们怎样运用口才,用习惯修正性格 ※ 好口才不等于多说话,说话说得再多,但是言不及义,反而不如不说。相反,话不多,但是一说出来就在点子上,这就是好口才。 ※ 好口才是用来促进社交的;好口才总是能风轻云淡地解决问题;不以解决问题为目的辩论有害无益;即便是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辩论,往往也没有好结果。 5.告诉我们要尊重人性而不是挑战人性——与其虚伪地高尚,不如真实地世俗 ※ 孔子说善意也不要强加、美德也不要过度。作为一个凡人,不要用上帝的视角看世界,包容和宽恕也是有限度的。 ※ 人有很多美德,尽量去做却也不必勉强,不要超出自己的理解能力和承受能力。譬如说谦虚是个美德,但是过度谦虚就是虚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