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改变而生

为改变而生
作者: 吴玲伟
出版社: 四川文艺
原售价: 49.8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为改变而生
ISBN: 9787541158292

作者简介

吴玲伟,AA加速器创始人、长风基金创始合伙人、洪泰基金投资合伙人。中国加速器联盟的发起人,中国天使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企业评价协会常务理事。清华、北大、南开、人大等多家知名院校特聘创业导师。曾在世界500强企业担任产品、销售、战略等业务高管,并于国内多家民营企业担任总裁教练和战略顾问。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中国创业创新实战工具派的倡导者,国内首套体系化创业创新工具系统《创业加速八布法》的发明人。2015年,和知名企业家俞敏洪、投资人盛希泰共同发起成立AA加速器,以发现和助力未来改变者为使命,以创业加速器和产业加速器为载体,长期致力于中国创业创新方法论和工具的探索与实践。至今,已加速过500+优质创业企业,辅导过的创业者超过上万人。2018年建立三创(创业创新创造)加速引导师职业培养体系,大力推动中国创业创新服务人员走向职业化和专业化。2019年获评北京影响力十大企业家称号。书名“为改变而生”正是吴玲伟创建AA加速器的价值主张。

内容简介

比勤奋更重要的,是深度学习能力一、为什么要深度学习我们公司有两个女孩,很有意思。第一个女孩比较外向,活泼开朗,积极主动,每次开会布置任务时,我说这个项目谁想尝试一下啊?她肯定第一个举手。我说这位客户需要个特别方案,谁来加班做一下啊?她肯定第一个说“让我来吧”。这样的积极性肯定不能打击啊,于是我就交给她了。然而,几次之后,我发现事情不是那样的。她每次提交的方案都不达标,甚至非常初级,项目重点、诉求等完全没有体现,几乎就是之前的方案换个标题,没有就某个项目的具体思考。还有一个女孩,和刚才那位恰好相反,她是内向型的,每次别说抢答了,我点名让她去做训练营的班主任,或开课的时候让她去开个场,她每次都因紧张而满脸通红,最后还特别无助地说:“V 姐,还是你来吧。”但是她极其认真,特别爱做笔记,会议记录是全公司做得最细致的,拿出的方案非常完备,每次都有四五页,加入了很多自己的思考。但是正因为太完备,每次我周一要的东西,她都要拖到周五,中间我催问几次都没用,直到最终提交一个她认为满意的东西。悲剧的是,她花了很大精力做出的方案,却不是我想要的。从方向上就搞偏了,重点根本没抓住。我就要从头为她梳理思路,列出一二三四点,然后她再重做。如果她把从周一到周五独自思考的过程拆成几次进展沟通,相信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这两个女孩,让我头疼,也让我反思。两个完全不同的人,看似两种不同的典型问题,一个是不输入,一个是不输出,但她们身上其实都有一个问题:深度学习能力。提到学习能力,我们都不陌生,学习能力是从小孩子到成年人都非常重要的能力。一般人会认为,学习就是看书、听课、跟老师请教等,这些其实是输入。这种学习有用吗?肯定有用。有多大用呢?不知道,因为转化成自己的东西才有大用。学了能用出来,就像武侠小说里的主人公,跌落山崖被世外高人所救,并将毕生内力传给他。如此深厚的内力有用吗,或者怎样最有用?肯定是融入自己的武功招式里最有威力。所以,只满足输入其实是浅层学习,能够输出,并且有效输出才是深度学习。在如今这个信息丰富多元的时代,深度学习尤其可贵,因为快速、简便、轻松获取大量知识的方式在带来便捷的同时,也深深损耗着我们深度学习的能力。最近听到一句话,“听过那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因为浅层学习,海量碎片化的信息,会让我们陷入知识的诅咒,会让我们越学越迷茫。我们无法选择所处的时代,相反,我们应感谢身处这个和平而开放的时代,那么,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如何才能有效地深度学习呢?我的方法就是随时随地思考,把思考当成生活习惯。看综艺节目时,我会发现一些热点词汇,作为我们宣传推广时的点子;看电影时,我会想人物的性格为什么是这样的,故事反映了什么主题;跟我女儿一起追剧时,我会关注到她喜欢的流量明星为什么在这个时代、这些“00 后”这么红,原来他们真的很优秀……持续思考能对生活细节的感知能力越来越强,生活中能留存下来的东西就会越来越多。二、深度学习的方法这么说可能比较抽象,我再推荐给大家三个小方法。1. 即时记录如今的生活节奏这么快,每天的时间像流水一般,一周一周转眼就过去了。如果不留心,不记录,那么一个月、一年,可能一点痕迹都没留下。可能因为我是学文的,我一直有记录的习惯,我现在把朋友圈当成了记录的工具,每天看见什么想到什么,有感而发,马上记录。关于即时记录,洪泰基金创始合伙人俞敏洪就做得特别好。他每年都会出几本书,很多人不理解,他那么忙,怎么每天还能写东西呢?是的,他就是每天坚持写作,还都是自己亲自来写。他有一个“老俞闲话”的专栏,不管是看书,还是见了什么人,或是去哪里玩,吃了什么,去做个演讲,都及时记下来,然后这些内容就变成了一本一本的书。他建立了一个持续学习、持续记录的习惯,从记录到分享,到成书,去影响更多的人。他是我的榜样,特别值得我学习。2. 即时分享这一点比即时记录容易一些,把自己看到的东西快速发出去,或者跟别人交流,或者转发出来,在分享的过程,就是强化输入和融会贯通的过程。我在我的朋友圈经常会分享很多我看到的好文章,有些内容有可能还没看完,但是看到题目和作者我就觉得值得看,所以我就会在朋友圈里做推荐。久而久之,很多人喜欢每天看我的朋友圈,因为觉得质量很高。我通常不会只是转发一篇文章,转发的时候一定会加入自己的点评和推荐,这篇文章往往是让我有感触或者觉得真的好,我才会转发的,所以要重视自己分享的价值,这不仅仅代表了推荐的质量,其实一定程度也代表了你的个人水平、你的喜好和价值观。3. 教是最好的学我们经常遇到这种情况,自己看过的书,当别人问你这是一本什么书,讲了什么内容,你想要把书里的东西清晰地告诉别人的时候,你会发现非常难,明明心里想得很明白,怎么讲的时候就语无伦次了呢。因为你没有完全理解书里的内容,想要讲清楚一本书,或者一件事,一个项目,你必须对它非常理解才行。“教”就是这样一个过程,逼着你梳理逻辑,深度理解你想要表达的内容,转化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再用别人听得懂的语言或文字,传达给别人。这是一个知识转化的过程。“教”最高的境界是用最简洁直白的话,让一个外行也能听懂你的意思。如果这样讲一本书,你会发现很久之后还能记得它的内容,而其他的书,可能睡一觉就忘了。我喜欢培养学习型的团队,我们公司最近每周五下午有个固定环节,让大家轮流分享这周自己最大的收获,尽量能用简单的PPT 或者文字的形式进行分享,这样在讲的时候不只是简单讲述,还会让你在准备过程中有深入整合和系统输出的能力。文章开始时提到的两个女孩,经过几个月这种锻炼,已经有了很大进步。其实不仅工作中,在家里也是一样。女儿和儿子分别学习了钢琴和围棋,但是坚持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于是,我这个妈妈就变成了他们的学生,我让女儿教我弹钢琴,并且承诺一个月一定学会一首曲子;我让儿子教我下围棋,告诉我他学到的知识点。这下他们劲头就来了。他们为了教我,每次上课明显认真了,水平也明显提高了不少。教的过程是对学习的检验,也是让学习更系统化、逻辑化的途径。我女儿和儿子现在很习惯地讲一二三,经常跟我说,妈妈我跟你说三件事,一是什么,二是什么,三是什么,很有逻辑性。所以我相信,从选择愿意当小老师的那一刻起,你已经变得和之前不一样了,你已经准备好了要来一场和之前不一样的学习。 1、樊登、张泉灵、盛希泰、林少 联合推荐的改变之书。 2. 她就是一个改变者!在联想任企业高管多年,后加入洪泰基金,创办AA加速器。两年时间,在她的带领下,共有122个项目在AA加速器完成加速,获得下一轮融资的比例超过70%。至今,已加速过500+优质创业企业,辅导过的创业者超过上万人。千人场演讲十几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