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浙江工商大学
原售价: 49.80
折扣价: 29.40
折扣购买: 人间失格
ISBN: 9787517828815
太宰治(1909-1948),*本无赖派文学代表作家,三十九年生命,二十年创作,五次殉情**,*终情死,*本无赖派大师,毁灭美学一代宗师。*本战后新戏作派代表作家,生于清森县北津轻郡金木村的一个大地主家庭。本名津岛修治。父亲曾为贵族者员,并在本乡兼营银行。为防农民暴动,家筑高墙,太宰治住在这样的深宅大院里有种内疚和不安感,甚至出现了一种罪恶感,对他后来的小说创作有很大影响。 太宰治的创作生涯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前期是1932至1937年,这是左翼运动被镇压的时代。著有短篇小说集《晚年》(1933~1936),共收入40篇,这些短篇都充满了青春时期的热情,多角度地反映了作家自己的主张和内心世界。此后又发表《虚构的傍徨》(1936)、《二十世纪的旗手》(1937)等作品。 中期是1938至1945年。著有《女学生》(1939),获第四届北村透谷文学奖。此外尚有《童话集》(1945),发挥了作家奔放的想象力。后期是1946至1948年,一般认为,太宰治的后期创作*有成就,战争刚结束,他就发表了《潘朵拉的匣子》和《苦恼的年鉴》等小说,提出了追求“丧失了一切,抛弃了一切的人的安宁”的观点,以农本主义的幻想批判战后虚伪的文人骚客。在他战后的作品中,短篇《维荣的妻子》(1947),中篇《斜阳》(1947)、《人的失格》(1948),被认为是***的代表作品。这些小说发表后,无不引起巨大的反响。《维荣的妻子》写一个出身贵族、生活**的诗人及其妻子自甘**以示对社会道德的反抗。《斜阳》反映了战后贵族后裔的社会地位*益衰落,荣华显耀的时代已付诸东流的主题。《人的失格》是太宰文学*杰出的作品,取材于作者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个性情乖僻的青年知识分子,饱尝世态的炎凉,*望之余沉缅于酒色,*后自己毁灭了自己。从一定角度揭示了现代*本社会人的异化问题。 1948年6月13*太宰治因对人生感到*望而投水**。他的一生经历了*本革命运动被镇压到*本战败这一大动荡的时代,*本评论家平野谦说:“太宰的死,可说是这种历史的伤痕所造成的。”
还有,过去我不知道饥肠辘辘是什么滋味。这 并不是说自己在不愁吃穿的家庭长大,并不是那么 简单,而是全然不知饥肠辘辘是一种什么感觉。 说句奇怪的话,即使肚子饿了,我自己也不知 道。上小学、中学时,自己一从学校回来,周围的 人就会说:肚子饿了吧?自己过去也是这样的,从 学校回来时肚子饿得不得了,吃点甜纳豆怎么样? 蛋糕、面包都有。而我却发挥天生的讨好人的秉性 ,嘴里嘟囔着说肚子饿了,把十来粒甜纳豆扔进嘴 里,但实际上一点儿都不知道饥饿感是什么滋味。 自己的事情自己当然知道,虽然吃很多东西, 但几乎不记得哪次是因为有饥饿感而吃东西。我吃 那些自己认为少见的东西、自己认为奢华的东西。 另外,到别处去时人家会拿出东西给我吃,我硬着 头皮基本都吃掉。对孩童时期的我来说,*痛苦的 时间是在自己家里吃饭的时间。 我的家在乡下,家里有十来个人,吃饭的时候 每个人的座位相对排成两排,我在家中是老小,当 然是坐在*靠边的座位上。吃饭的房间光线昏暗, 吃午饭时,十几个家人只是默默地吃饭,那种场面 总是令人感觉冰冷。另外,我家是乡下的老式家庭 ,因此每顿饭菜基本上是一成不变的,少见的菜、 奢华的菜是不能奢望的,*后终于导致我对吃饭感 到恐惧。我在光线昏暗的房间里坐在*靠边的座位 上,感觉身体因寒冷而发抖,一点儿一点儿地勉强 把饭菜塞进口中。 人为什么要一目三餐吃饭呢?大家都以一副严 肃的面孑L吃饭,这好像是一种仪式。家里人每天三 次在规定的时间集中到一个昏暗的房间,按顺序将 饭菜摆好,即使不想吃也要默默地吃,并把头低下 。我甚至想过,这或许是为了向家中的魂灵祈祷。 “不吃饭就会饿死”这句话,在我听来是一句 令人讨厌的吓唬人的话。这种迷信(直到现在,我 仍然觉得好像是一种迷信)总是使自己感到不安和 恐惧。人不吃饭就会饿死,因此必须为此工作来保 证有饭吃。没有哪句话像这句话这样令自己感觉晦 涩、难懂,并使自己感到*了威胁。 也就是说,自己仍然没有明白人应该如何生活 。自己的幸福观念和世间所有人的幸福观念**不 同,这令我感到不安,并为这种不安夜夜辗转反侧 、**,甚至开始发狂。自己到底幸不幸福呢?我 从小的时候起经常被人说成是幸运的人,但我自己 总觉得像是身在地狱之中,反倒觉得说我幸运的那 些人一直是比较快乐的,没有任何烦恼。 我甚至想过,自己有十大灾难,身边的人只要 遇到其中的一个灾难,恐怕就没命了。 我不清楚身边的人到底有什么灾祸。他们的痛 苦的性质、程度我**搞不清楚。实际的痛苦,只 要能吃上饭就可以解决的痛苦,这才是*为强烈的 痛苦,或许是凄惨的阿鼻地狱,足以使我的十大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