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定乾坤,文治天下:赵匡胤

武定乾坤,文治天下:赵匡胤
作者: 雷池月
出版社: 广东人民
原售价: 99.00
折扣价: 55.50
折扣购买: 武定乾坤,文治天下:赵匡胤
ISBN: 9787218163635

作者简介

雷池月,湖南嘉禾人,毕业于华南师大历史系。中共党员,退休前任湖南省政协学委办主任。一九八四年开始写作,先后在《书屋》《随笔》《博览群书》《作品与争鸣》等刊物上发表百余万字,部分作品编入《2011中国思想文化随笔排行榜》《知识分子立场》等文集。结集有《回首可怜歌舞地:古都史话》《帝国的仕途:北宋文官的政治与人生》等出版,其中《帝国的仕途》由北京大学张建君教授列入其向管理者推荐的十三本必读书书目。

内容简介

举家迁移到汴梁已经七八年了,可是,赵匡胤心里还是深深地眷 恋着西京洛阳。 昨夜梦里,他又回到了夹马营,回到了美好的童年岁月。他仍是 扮演一名手执皮鞭的官长,率领着小伙伴们在玩 “官兵抓强盗” 的游 戏。扮 “强盗” 的在藏匿、逃跑,扮“官兵”的在搜寻、追捕。“强 盗”和“官兵”的角色是轮换着干的,但只有赵匡胤一人不换 — 他永远是“官长”。孩子们在龙门那些数不清的佛像间东躲西藏、你 追我赶、上窜下跳、狂呼乱叫,开心极了 …… 远远传来母亲和家仆 的寻呼声: “香孩儿,香孩儿!”“少爷,少爷!” 一声一声,在伊水河的峡谷里,显得特别悠长而又清越 …… 梦 就在这呼唤的袅袅余韵中醒过来了。躺在床上,赵匡胤感到一种说不 出的温馨和失落。 洛阳的可爱绝不仅仅因为它是童年的嬉戏之地,尽管孩提时代的 回忆永远是那样纯真而亲切。事实上每个人对故乡的深厚感情都和这 种忆紧紧相连,或者说被这种回忆所牵动。洛阳正是这样成了赵匡胤 心底的故乡。虽然别人问起自己的籍贯,他会回答说“河北涿郡”, 但涿郡对于他根本是一个空洞的语言符号,他对它的唯一了解就是那 里出过一位“刘皇叔”—他十分崇敬的汉昭烈帝。当然,后来又 知道那里已经成了外国 —被后晋高祖奉送给了契丹。这次国土的 割让不过就是前几年的事。赵匡胤不止一次幻想自己横刀跃马去收复 燕、云故地,可就是想象不出那 “故地” 该是一片什么模样。 可是洛阳,那可是实实在在的,有情感、有图像、有色彩,甚至 有气味的回忆(当他想起那盛开的牡丹 “花海” ,仿佛就能闻到浓郁 的花香),他从后唐天成二年(927 年)出生在那里,一直到后晋天 福四年(939 年)才离开。他在那里度过襁褓中的岁月,在那里蹒跚 学步、呀呀习语,在那里开蒙入学、读书习武,在那里享受了童年的 欢乐,领会了做人的道理。 是的,只有洛阳才是他永远怀念的故乡! 而且,回忆中的洛阳和现实中的汴梁,比较起来,反差又是何等 的强烈啊! 后唐天成和长兴年间的洛阳,真正有着四海升平的帝京景象。明 宗皇帝被人称颂为五代第一明君不是没有原因的。政治的稳定和社会 的安宁不必说,就连老天也特别垂顾 —连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新修的宫殿和街衢整齐壮观,店铺里的货物琳琅满目。百业兴旺,人 烟辐辏。对于唐末以来饱经了战乱之苦的百姓来说,那几乎可说是个 梦中天堂般的年代! 父亲赵弘殷原本是庄宗皇帝麾下的一员勇将。当初,他受赵王王 熔的派遣,带领五百精骑,驰援梁、晋交锋的晋军。晋王(即庄宗, 那时的李存勖还没有登上帝位)赏识他的勇敢,把他留下来编入禁 军。庄宗的骁勇举世无匹,但作为皇帝,他对待将士往往刻薄寡恩, 和他对待乐伶人(戏子)、宦官的优厚与宠信形成了鲜明对比。赵弘 殷虽说不心怀怨愤,但也无从感恩戴德。所以当明宗李嗣源回兵洛阳 的时候,他既不是明宗的拥戴者,也不是庄宗的死节之士,继续留在 禁军当然不成问题,但格外的恩赏迁升也就没有他的份。他倒不是一 个权位欲念很重的人,何况自己年纪还轻,来日方长。而眼前的生活 也还算舒心,夫人杜氏识大体、有见地,为人温淑贤良,亲友都很敬 服。官位上不去,家庭的生活氛围却很美满。就是在这个时候,赵匡 胤出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