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环境
原售价: 118.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童年的力量(二十世纪美国童书天才那些事儿上下)/亲爱的天才系列
ISBN: 9787511129567
小木屋的真实故事 我最早接触“小木屋”的故事是在二十世纪八十 年代看的电视连续剧,那个在大草原上拓荒的故事给 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喜爱、感动、向往……后来虽 曾读过《草原上的小木屋》,但第一次完整通读“小 木屋”系列全部九部作品是在2005年,这一年中国大 陆第一次引进出版此系列的全部作品,而且是伽斯· 威廉姆斯的插图版(到本书完稿的2016年为止,这套 插图版是唯一的一次引进)。罗兰·英格斯·怀德平 实的文字,加上伽斯·威廉姆斯写实的插图,仿佛展 开了一幅历史长卷,把我们带入那个异常艰苦却也富 有浪漫情怀的拓荒年代。展读这套“小木屋”,就像 参观一座美国西部拓荒的博物馆,细细领略十九世纪 六十至八十年代拓荒者的奋斗与家庭生活。 不过读罢小说,我也十分好奇:这个故事是真的 吗?如果是真的,那么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罗兰又是 怎样成为一位作家的呢?幸好,关于她和小木屋的书 和资料很多。下面我整理一个粗略的故事与大家分享 。罗兰的家世 罗兰出生时名叫罗兰·伊丽莎白·英格斯,英格 斯是父姓,罗兰是她祖母的名字,也是一个小姑的名 字,中间名伊丽莎白应该是专为她取的。后来她嫁给 阿曼乐·怀德后,名字改为罗兰·英格斯·怀德,阿 曼乐不想叫她罗兰,因为这也是他大姐的名字,就叫 她“贝西”(伊丽莎白的昵称),而女儿罗斯一般叫她 “贝斯妈妈”。 罗兰的母亲原名卡洛琳·莱克·昆纳,她的生父 早逝,留下了他们六个兄弟姐妹,继父霍布鲁克对他 们也很好。罗兰的父亲查尔斯·菲利普·英格斯1836 年生于纽约州西南角的库巴村,是家中九个兄弟姐妹 中的老二,英格斯一家逐步向西拓荒,先经过芝加哥 ,然后迁至威斯康星州的丕平村。当时那里还是一片 大森林,只有零星散落的一些农场。昆纳一霍布鲁克 家与英格斯家的农场靠得比较近,所以两家人常有往 来,孩子们也常一起玩耍一起劳动。查尔斯娶了昆纳 家排行老四的卡洛琳,查尔斯的大哥彼得娶了卡洛琳 的五妹艾丽莎,四妹波莉嫁给了卡洛琳的二哥亨利。 就这样,两家人又成了关系紧密的亲戚。罗兰待在丕 平村的时候从不缺少玩伴,她有一堆堂兄弟姐妹,同 时也是表兄弟姐妹。 罗兰后来在胡桃林村上学时(《在梅溪边》那一 阶段)开始学历史。,爸爸告诉她,他们家的祖先是 乘五月花号来到美国的,这让罗兰特别骄傲,她对于 历史也特别感兴趣。不过,罗兰父亲这一支的前十代 先祖埃德蒙·英格斯虽然是在十七世纪上半叶从英国 来到美国(后于1648年逝于马萨诸塞州),但似乎不是 在1620年乘坐五月花号来的。倒是埃德蒙孙媳妇的祖 辈是五月花号的乘客,也就是在《五月花号公约》上 签过字的理查德·沃伦先生。这一支传下来有许多名 人,单美国总统就有三位,包括最著名的第三十二任 的罗斯福总统。这么论起来,罗兰与罗斯福总统还是 远房亲戚。西部拓荒的背景 罗兰与其先辈向西部拓荒的经历是整个美国西进 运动的一部分。在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这个 新成立的国家实际上只控制着现今美国东部狭长的一 带,从阿巴拉契亚山脉直到密西西比河以西的广袤大 地尚未开垦,只有人数很少的印第安原住民。如果这 种状态保持至今,美国至多也只是个中等面积的发达 国家。因此从十八世纪末开始,美国政府通过购买、 战争和谈判,不断把版图向西扩张,比如1803年的“ 路易斯安那购地”就使领土扩大了一倍。但突然间增 加的这么多未开垦的土地如何开发呢?美国政府就大 力鼓励个体农民去拓荒垦殖,并规定先行拓殖者可以 在土地拍卖之前以低价优先购买。这对于那些渴望拥 有土地的农民,实在太有吸引力了。于是,成群结队 的农民不畏艰险涌向西部,即使有不少人在险恶的征 途中倒下变成白骨,也仍然有追逐梦想者前仆后继地 赶来。 在西进的大军中,最典型的装备就是《草原上的 小木屋》中所描绘的大篷车:爸爸妈妈将全部可以携 带的家当都装在一个大篷车里,由几匹马拉着行进, 全家大小都坐在大篷车里,晓行夜宿。晚上常常会露 宿在野外,生起篝火御寒,如果遇上恶劣天气,就只 能躲在车里。他们就这样一路走着,可能要走几个月 才能到达理想的目的地,而目的地也不过是一片没有 开垦过的荒地。 “小木屋”系列的故事始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后 期。而在1865年,十分惨烈的南北战争刚刚结束,罗 兰的几位叔舅曾参加北军,一位舅舅在战场上牺牲。 1860年林肯总统入主白宫后,主持通过了著名的《宅 地法》,规定每个家庭户主或年满二十一岁的美国公 民,以及取得美国国籍而又未曾使用武力对抗过美国 的人,可以无偿获得一百六十英亩西部公共土地,在 连续耕种五年后即可获得该片土地的所有权。如果再 具体一些,就是要先找到一块没人申请的公共土地, 提出申请,作为“放领地”,然后在上面建至少一所 房子,打一口水井,至少开垦其中的十英亩土地,连 续耕种五年,经过当局确认后,这块一百六十英亩的 土地就归你了!这个法案在当时点燃了无数农民的热 情,也赢得了广泛的支持。在南北战争中,北方军队 最初的条件非常艰苦,但在北方人民的支持下逐渐转 为优势,这其中北方农民在人力、物力上的支持是至 关重要的。《宅地法》的颁布也是帮林肯赢得这场战 争的关键因素之一。当时北方的农民中流传着一首歌 ,唱的是“我们阔绰的山姆大叔要给所有人送农场了 ”!P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