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戏台

大戏台
作者: 周简段|编者:冯大彪
出版社: 新星
原售价: 39.00
折扣价: 25.00
折扣购买: 大戏台
ISBN: 9787513326353

作者简介

。。。

内容简介

清末民初的名伶谭鑫培,其父谭志道唱老旦,嗓 音脆亮,有“叫天”(一种鸟)之称,世人皆知。但谭 鑫培被誉为“单刀叫天”,却是鲜为人知,说起来也 很有趣。 谭鑫培从十一岁起人金奎科班学艺,学的是老生 和武生,少时便崭露头角。他十五岁出科,随父亲在 京城“广和成”搭班演戏。后来他嗓子“倒仓”,有 一次演《银空山》,唱“自从盘古开天地”那一段, **句就哑得唱不出声来,招来了满堂倒彩,对他打 击很大。无奈,谭鑫培只好不唱老生了,只演武戏。 不久,他结婚有了孩子,经济负担越来越重,舞台上 的失意(不能唱文戏了)和生活中的窘迫,逼着他另谋 生路。于是,他在北京郊区和河北一带农村,开始了 一段闯荡江湖的卖艺生涯,也就是俗称的“跑野台子 ”。 在乡下卖艺的*子风餐露宿、奔波劳顿,但谭鑫 培并没有停止练功,有时遇到江湖上的武林高手他还 去请教问艺。谭鑫培能耍一手“六合刀”,这是一位 少林寺高僧传授的。他演《秦琼卖马》时耍的拳,则 是从一种叫“拦马橛”的套路中演化出来的。那时, 他的武功越来越精,早已超出了在舞台上花拳绣腿的 水平。在搭不上班子的时候,就有人请谭鑫培当保镖 或看家护院。他在京东河北省丰润县史家,就一面看 家护院,一面和同伴们研习武艺,遇到强盗夜袭,他 凭着“六合刀法”勇挫群敌,名声大振。黑道上的朋 友都知道有个武艺不凡的“单刀叫天”。 有一次,他在京东蓟州把看守皇家陵墓(东陵)的 士兵打死了,世人大为震惊。那天,他和同伴们刚在 遵化演完戏,徒步赶往蓟州,夜间露宿东陵,*到东 陵士兵的粗暴驱赶。当时,谭鑫培又困又饿,火气冲 天,和守陵士兵吵了起来。士兵们怎把这个穷戏子放 在眼里,他们边骂边动起手来。然而,他们根本不是 谭鑫培的对手,火气冲天的谭鑫培三拳两脚就把其中 一个打得一命呜呼了。 这下子可闯下了大祸,守陵大臣发下紧急公文缉 捕。这时,谭鑫培已逃回遵化,得到遵化知州的庇护 ——这个知州是谭鑫培的忠实戏迷。谭鑫培之父谭志 道又在京城央求三庆班大老板程长庚出面,烦请内务 大臣从中周旋。经过上下两方面疏通,一场大祸才得 以平息。此后,谭鑫培又悄然潜回京城,重*旧业, 搭班演戏。 由于谭鑫培武功不凡,演起武戏来总是令人叫* 。他主演《恶虎符》,扮黄天霸,立于舞台中心,另 有四人分立四个台角,逐个将酒坛掷来,他不用手接 ,而是全靠肩、肘、膝、足来接应,从容不迫,准确 地将酒坛顶回对方手中,观众称之为“酒坛打出手” 。演《打棍出箱》时.他右脚一踢,鞋子飞人空中, 人随之跌坐台上,而那只鞋恰恰落在他的头上。在《 定*山》《战太平》《战蒲关》一类的武老生应工的 戏里,他舞出的刀花、*花及反手接剑等*技,勇中 有美,险而又稳,又用上了他早年习武的功夫。 后来,谭鑫培到了京城,初时习武生,不久改唱 老生,师事程长庚,艺名“小叫天”。光绪十六年谭 鑫培被清廷选人升平署,任“内廷供奉”,*到慈禧 赏识,赐四品服,专为皇家演戏。 当年,慈禧恣意享乐,沉溺声歌,她身边有一个 专为她传唤“供奉”进宫演戏的小太监。有**,这 个小太监看到大总管李莲英系着一条花色美观的“凉 带”,得知是谭从宫外代为购买的,便托谭也代买一 条。谭因忙于戏事,竞将小太监之托忘在脑后。小太 监见谭未给买来,便不露声色,私忖给谭小鞋穿。不 久,有**慈禧说想看谭的戏,小太监便趁机进言: “老佛爷,听说谭老板编了出新戏,叫《盗魂铃》, 里边加了好多新花样,他演猪八戒,又唱又做,可有 意思啦!’’慈禧听后,当即叫小太监传她旨意,让 谭两天之后进宫演《盗魂铃》。 谭鑫培接到宫里传讯,顿时发起愁来:《盗魂铃 》是一出丑角应工戏,戏中猪八戒、狮子精都有一套 “打出手”的*活儿,自己向来演老生,从未演过猪 八戒。可是老佛爷懿旨已下,看来不会演也得演。他 苦苦思忖一个晚上,*后决心以自己唱老生的优势, 在猪八戒探路化斋的戏上下功夫。 进宫演出时,他将**老生唱段和自己所创新腔 连缀一起,并把各派唱腔的音调韵味学得惟妙惟肖。 为此,慈禧听得眉开眼笑,连连夸好,*后还让小太 监赏了银子。小太监欲害谭鑫培结果反而成全了谭鑫 培,谭靠自己扎实的老生功底躲过了这一劫,这出戏 也因而开了老生饰演猪八戒的先河。 后来,流传开去的《盗魂铃》是谭鑫培熔文武于 一炉、集唱做于一体的代表作,经常在社会上作为营 业戏演出,成了谭派的保留剧目。 谭鑫培自创新声,独成一派,由于出色的表演而 与同时代的四喜班的孙菊仙、春台班的汪桂芬鼎足而 立,遂被称为“老生后三杰”,或“后三鼎甲”。光 绪二十六年,八国联*侵占北京,孙菊仙移家上海, 汪桂芬笃信佛教,谭在北京京剧舞台上遂独享盛名。 当时京师有谚语:“有匾皆垿书,无腔不学谭。”说 明了谭派唱腔影响之大。 P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