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护理(第2版/中职助产)

母婴护理(第2版/中职助产)
作者: 郭玉兰,申丽蓉
出版社: 人民卫生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49.30
折扣购买: 母婴护理(第2版/中职助产)
ISBN: 9787117335966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第一节 概 述 一、母婴护理范畴 母婴护理的广义概念是研究妇女一生各时期、胎儿 和新生儿的生理、病理变化及护理;狭义的概念是专门 研究妇女在备孕期、妊娠期、分娩期、产褥期、哺乳期 ,以及胎儿和新生儿所存在的健康问题、潜在健康问题 的学科,并运用护理程序实施护理的一门专业性较强的 学科。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备孕期妇女的护理,正常妊娠、 分娩、产褥期妇女的护理,异常妊娠、分娩、产褥期妇 女的护理,哺乳期妇女的护理,正常新生儿护理,胎儿 、新生儿常见疾病护理,母婴常用手术的护理配合,母 婴常用的护理技术。 二、母婴护理发展简史 母婴护理起源于产科护理,始终伴随人类生育过程 而逐步走向精细化、专业化、科学化、现代化,为母婴 提供更精准舒适的护理服务。 (一)国外发展史 自从妇女有生育开始,就有专门参与照顾的人员, 这就是最早的产科护理。 在公元前1500年(距今3500年前)古埃及古书就有 妇产科专论,记载古埃及民间妊娠诊断、缓解产科阵痛 的方法,但当时的母婴死亡率很高。公元500年,印度 外科学家首次报告了产褥感染与接生者的双手污染有关 ,由此明确了导致母婴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与感染有关 。随着医学发展,产科护理也随之发展。 (二)我国发展史 1.古代发展 祖国医学历史悠久。公元前1300~公 元前1200年间,甲骨文卜辞记载王妃分娩染疾。隋朝医 者巢元方(公元610年)在《诸病源候论》中记载妊娠 病、产后护理等。从宋代陈子明著的《妇人大全良方》 至清代乾隆御纂的《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可以看 出中医妇产科在历代的发展。 2.近代发展 20世纪以前,妇女大多数在家分娩, 接生者是一些有生育经验的人,被称为“接生婆”。由 于无科学知识,接生时无严格的消毒措施,所以产后母 婴死亡率高,产妇大多死于产后感染、产后出血等。中 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取缔传统接生方法,严格产时 无菌操作,使母婴死亡率大幅度下降,至20世纪50年代 末,城市住院分娩率提高,住院分娩被众多孕妇家庭接 受。良好的医疗护理服务使我国孕产妇死亡率由1.5%降 到2020年的0.016%。 3.现代发展 世界卫生组织早在1978年就正式提出 “2000年人人享有健康保健”的战略目标。为实现这一 目标,我国政府和广大医务工作者不懈努力。 现阶段孕妇普遍选择在医院分娩。我国培养了一定 数量的具有产科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产科设有 独立的分娩室、待产室、新生儿室、产后母婴休养室、 产科病房,为产妇提供了产时专业化的服务,同时,大 多妇产医院及综合医院妇产科,开展了备孕期指导、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