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河北人民
原售价: 36.00
折扣价: 19.50
折扣购买: 魏武帝曹操传/中国历代帝王传记
ISBN: 9787202130155
东汉末年,宦官专权,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不安 ……这是一个动乱的时代,也是一个时势造英雄的时 代。 汉高祖的九世孙刘秀所建立的东汉王朝是一个由 大商人、大地主所统治的王朝,与他的祖宗刘邦所建 立的西汉王朝相比,“布衣之士”当官可谓凤毛麟角 ,大地主不仅拥有大量财产,而且身居高位,发号施 令。如贵族地主济南王刘康,有田800顷,奴婢多达 1400余人……贫富悬殊不断扩大,普通百姓不断沦为 佃农、雇农,社会地位不断下降,甚至成为奴婢。 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矛盾日趋激烈。就是在这种“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形势之下,统治阶级内部仍 在进行着十分激烈的斗争。 外戚与宦官一直争权夺利,狗咬狗的斗争愈演愈 烈。外戚是皇帝的母族、妻族,他们在当国舅的同时 ,从不安分守己,总是通过太后、皇后的裙带关系去 获取官位,控制朝廷。特别是幼年皇帝登基之后,太 后、皇后往往要利用自己的父兄来处理政事,让这些 人担任高官,把持军政大权。如果皇帝长大以后同专 权的外戚政见不一,那么他就会依靠宦官同外戚进行 斗争,这样宦官又开始专权。如此不断轮回,就出现 了外戚与宦官的明争暗斗。 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 人,是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出 生的时代,外戚与宦官斗争非常激烈,以汉桓帝和汉 灵帝时期尤为突出。上层腐败,各级官吏贪赃枉法, 全不顾及百姓的生死存亡。上天似乎也和人过不去, 在人祸未息的同时,天灾也是不断,真的是民不聊生 。 史书记载,东汉时期发生大水灾27次,桓帝、灵 帝时期就有13次,占水灾次数的二分之一;东汉时期 发生大旱灾17次,桓帝、灵帝时期就有6次,占旱灾 次数的三分之一。另外,据不完全统计,桓帝、灵帝 时期发生大蝗灾7次,大风灾2次,大雹灾7次,大疫 灾8次,地震十多次。天旱水涝、蝗虫冰雹、瘟疫地 震不断发生,普通百姓苦不堪言,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 天灾人祸搞得全国出现了“地广而不得耕,民众 而无所食”的凄凉景象,人吃人的现象时有发生,走 投无路的穷苦百姓纷纷揭竿而起。桓帝、灵帝时期各 地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他们自称“皇帝”“黑帝” “太上皇帝”……当时民间就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 发如韭, 剪复生。 头如鸡, 割复鸣。 吏不必可畏, 小民从来不可轻。 曹操很幸运,没有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是生 在一个钟鸣鼎食之家,并因此得以在20岁时即举孝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