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起(许均华生活随笔之三)

云起(许均华生活随笔之三)
作者: 许均华
出版社: 首都师大
原售价: 24.00
折扣价: 17.69
折扣购买: 云起(许均华生活随笔之三)
ISBN: 9787565604812

作者简介

许均华,男,1964年出生,湖南省岳阳县人,经济学博士。曾就职于银行和证券公司,现就职于信托公司,长期从事金融实际工作。已撰写及合作撰写专业著作十余部;发表专业论文六十余篇;并出版随笔集《路上·2007——闻思与感悟》《琴音——经济与生活的音律》。

内容简介

糨糊脑子 最近,感觉自己的脑子像团糨糊似的。本来自元旦后想写点东西的,但 每当我打开电脑,却又难以静心,更难以把脑子里想过的东西变成文字。说 江郎才尽,有点抬举自己。脑子乱,主要可能还是重感冒的缘故。 从前年开始,一到元旦,我就开始感冒。更可能是年纪大了,一感冒就 是十天八天好不了。这不,现在还咳嗽呢。 这一段时间以来,的确有许多话题在脑子里面过过。 如我元旦期间看完了电视剧《阮玲玉》的光盘,看完后是准备写个观后 感的。我看完后的基本感受是,阮玲玉的确是个悲剧人物。悲剧的产生至少 与她交友不慎有极大的关系,跟张达明的交往是个错误,跟张达明未婚同居 更是错上加错。阮玲玉明明知道唐季珊是个什么样的人,但她最终还是投入 到了唐季珊的怀抱。实际上,是阮玲玉自己一步一步朝着绝境在走。像唐季 珊这样的人,最终生意一团糟并身败名裂,完全符合因果铁律,完全是罪有 应得。我认为,凡是从影者或者想与从影者亲近者,《阮玲玉》是很好的警 示片,我建议他们好好看看。拟议中的这篇文章写了三个开头,最终还是没 有成文。 又如,我看到一些关于一些电视台的主持人准备参加春节联欢晚会的节 目演出的报道后,准备写一篇感想,题目都想好了,叫做《这是典型的行业 不正之风》。为什么现在的春节联欢晚会被人们诟病,我总结的原因有四: 一是节目内容越来越庸俗。其实,老百姓的爱好根本没有晚会策划者想象的 那样庸俗和低级趣味。二是演员阵容越来越非专业化。我不知道许多专业演 员为什么上不了春晚节目,一些业余演员却能在春晚上大行其道。是专业演 员不愿意参加还是策划者本身的问题?答案不得而知。三是一些电视台的节 目主持人越来越多地参与节目的演出。这种现象说轻点是歪风,说重点就是 典型的行业不正之风。不是说节目主持人不能参加节目的演出。但是,要参 加演出,你就先改行。四是晚会实际上成了主持人的个人秀,成了主持人出 风头的场所。这是典型的本末倒置和喧宾夺主。主持人摆不正自己的位置是 个很严重的毛病。一句话,策划人的思想境界决定了晚会的水平。拟议中的 这篇文章写了四个开头,最终还是没有成文。 还如,一天清晨醒来,脑子里突然冒出一个问题:四十五岁以后的男人 生命价值是什么。我首先诧异怎么会冒出这样的问题。也许是我马上要进入 四十五岁的行列的缘故。这个问题在脑子里转了几天,基本上形成了我自己 的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当然这个答案只对自己有效。我的看法是,既然我 即将四十五岁了,对于自己在眼耳鼻舌身意方面的欲望就不能太多了。满足 自己的欲望,不能成为我四十五岁后继续活着的目标。上有老,下有小,这 是我目前的现状。所以,承担起对老人和小孩的赡养和教育的责任,是我应 该做的首要任务。其次,我是有工作的人。全心全意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是 我应尽的职责。再者,我是在某个行业工作。为本行业的健康发展献计献策 是我应尽的义务,也是我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拟议中的这篇文章也写了四 个开头,最终还是没有成文。 上述三个问题,本来都能独立成为很有意思的文字的。可是,吭哧了十 几天,终究还是没有形成像样的文字。我把自己的烦恼跟一个朋友说了,朋 友的回答是:写不来就别写呗。真是一语点破梦中人。是呀,既然写不出来 ,不写就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何必强自己所难呢! 2009年元月15日于北京 人到四十 男人到四十,好像心理、身体都会出现明显的变化。 心理上的变化主要是为人处世更加理性,四十不惑嘛!所谓理性,一是 遇事会冷静沉着,二是处事会瞻前顾后。人到四十,已经不是孑然一身了, 上下左右有许许多多的人与自己相关,活着不是完全为自己了。所以,年届 四十的人在处理事情的时候,不能完全凭意气,不能完全不计后果了。四十 岁以上的人至少需要有一个安定的职业。如果人到了四十多岁在职业上还举 棋不定,那么,这种人至少不能给家人一种稳定感和安全感。 男人到四十,在身体上的变化首先体现在视力上。应该是从两年前开始 ,我感觉看书的时候字有些模糊,看起来不是很清爽。我以为是眼镜的度数 低了。于是,我重新配了一副眼镜。由于度数增加了,刚开始的时候,看书 的效果有很大的改善。但是没过多久,看东西又不是很清爽了。前几天,我 把视力情况跟一个朋友讲了。朋友说做个试验吧。他叫我先带上眼镜,看能 不能看清手表表盘上最下面的一行字,也就是“哪里制造”那一行字。我说 看不清楚。他说:“把眼镜摘下来再看看那行字。”我说看起来很清晰。他 斩钉截铁地说:“你的眼睛花了。”哈哈,也许只有自己的眼神不会欺骗自 己。原来,我可以加入老年人的行列了。眼睛老,才是真正的老。眼睛老花 给我们提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那就是:眼见的不一定就是真实的,没看见 的不一定就真的不存在。这可是个大问题。 身体上的第二个变化应该是牙齿。我一过四十,个别牙齿就开始不安分 了。前年的时候,我的一颗牙齿立场不坚定,出现了动摇,而且动摇的时候 还伴随着剧烈的疼痛。最后,我只好斩草除根,干脆到医院把那颗牙齿给拔 掉了。 身体上的第三个变化就是经不起酒的折腾了。我二十八岁以前是不喝酒 的。一九九二年我在张家口工作了一段时间,在那里学会了喝酒。后来我到 证券公司从事投资银行业务。搞投资银行业务,除必要的敬业精神和专业素 质外,能喝酒也是基本要求之一。喝酒其实没有不喝酒的人想象的那么庸俗 。毕竟在中国,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借助于酒的话可以把关系搞得更亲切一 些。四十岁以前,中午喝高了,稍微休息一下,晚上还能接着喝。晚上再喝 高了,睡一个晚上,一觉醒来,身体就完全恢复了。现在就不行了。喝高了 一场酒,一个星期都缓不过劲来。 身体上的第四个变化应该是头发了。一是头发开始脱落了。现在,洗头 的时候,每次都会有大量的头发随水而去。许多人过了四十甚至开始谢顶了 。我还算好。虽然头发不断地掉,但还没出现成片掉的。二是头发开始花白 了。记得小时候写作文时,要描写一个人老态的话,必不可少的一个词就是 “鬓发花白”。我现在虽然只在头顶上偶尔能找到一两根白发,但右边的鬓 角却是真的花白了。我每次去美发店洗头的时候,剪发的师傅都劝我用点他 们店里的可以把头发染黑或者可以防止掉发的东西,我说一切顺其自然吧。 他们的思想工作连续几次没有感动我,现在去理发的时候,他们就不再提这 茬子事情了。人总是要老的,何必要老黄瓜刷绿漆——装嫩呢! 人过四十,老的迹象就会从各个方面体现出来。人老并不可怕,怕的就 是怕老。泰然面对老,人就会心情舒畅,心旷神怡。怕老就会形成一种心理 负担。心理负担重了,人就会真的显老,就会老得更快。 2009年元月16日于北京 P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