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电子工业
原售价: 28.00
折扣价: 23.20
折扣购买: 九型人格养育书--基于孩子禀赋的个性化养育
ISBN: 9787121196119
菅原裕子,日本国宝级九型人格大师,九型人格养育法的倡导者、实践者,日本新一代家庭的首席心灵教练,全日本协助孩子提高生存能力的爱心工程“心灵教练”项目的发起人、执行者,智沟通(Wise Communication)株式会社董事长。 通过二十余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论证,菅原裕子成功地将“九型人格”理论应用到育儿领域,独创出“爱心交流”术。她所主持的九型人格育儿学习班在日本遍地开花,备受年轻家长的认可与推崇。作为九型人格理论研究的大师,菅原裕子还屡屡受邀为日本航空(JAL)、日本能率协会(JMA)、日本培训师协会(FAJ)等组织及机构进行培训与指导,获得业界广泛赞誉。 她的教育专著《孩子的心灵教育》《有裂缝的罐》《孩子的“干劲”培养法》等长踞日本亚马逊图书销售排行榜前列,版权被多国争相引进。中信出版社即引进出版了其《让男孩听进去,让女孩说出来》《日本妈妈这样教自立》等多部超级畅销书。
从理解自己开始 因此,我建议家长学习育儿。 不过,这里说的“学习育儿”,并不是学习“让 孩子怎 样做”,而是学习“怎么面对自己”。理解对方(包 括孩 子)的感受和想法,要从理解自己开始。也就是说, 育儿是 了解自己、了解别人以及学习生活方法的绝好机会。 我曾与一位年长的女性朋友谈起“爱心交流”, 她的话 令我印象深刻—— “小时候,我学习了很多关于自己的知识。在育 儿的过 程中,我渐渐地能够理解自己、理解孩子了。然后, 在我 自认为‘终于掌握了好的育儿方法’时,孩子已经不 在我身 边了。” 稳重、认真、诚实的她,要求儿子同样真诚待人 处事。 但是,儿子喜欢自由而热闹的生活,不想受她的束缚 。两人 经常意见不合。 结果,从儿子上中学开始,她和儿子的关系就一 直不 好。在与儿子的一次次争执中,她渐渐了解了儿子的 性格, 但是代价很大。当她终于可以原样接受儿子的时候, 儿子已 经不在她身边了。“如果能早点儿跟你交流怎么育儿 就好 了。”她叹息着对我说。 她养育孩子时并没有现成可学的育儿经,她只是按 照自 己认为的那样去养育孩子。即使不知道怎样去养育, 也不得 不假装知道。 但是,现在不同了。如何理解孩子、如何与孩子 相处才 能使关系融洽,都成为研究的课题,并取得了丰硕的 成果。 现在的母亲,完全可以学习一些育儿的方法,让育儿 更容 易、更成功。 “爱心交流”的表现 对于需要育儿的家长,我用“帮助”和“支持” 两个词 来表示他们应有的状态。 “帮助”,是指孩子不会做的事情,家长帮着做 。 “支持”,是指孩子会做的事情,家长只需在旁 守护。 前不久,我顺利地生下了女儿。从医院回到家里 后,女 儿仿佛在感叹突然降临到这个悲惨的人世间,她开始 不停地 哭。我检查了她的尿布,没有问题;她刚刚吃过奶, 也不会 是因为肚子饿。我想不出其他她哭的原因,于是,她 就那么 一直大声地哭着。对此,我只能干着急。 慢慢地,我发现在我抱着她时,她大部分时候不 会哭, 除非她身体真的不舒服。所以,她大部分时候的哭, 并不代 表她身体不舒服,也就没有必要因为她啼哭而紧张得 去医 院。但结果是,如果她哭一整天,我就要抱她一整天 。这下 真的是轮到我哭了。这就是育儿吗?我不禁打了个寒 战。 那时,我产生了各种想法:“又不是需要这样抱 她一辈 子”“反正现在休产假”“尿布可以用洗衣机洗”“ 就 算灰尘多也死不了人”“算了,就一直抱着吧”…… 我也不记得我一直抱了女儿多少天,后来,她终 于可以 安静地在被窝里睡觉了。 而我也不再急躁,想着即使抱一整天也没关系, 给她时 间,她会自己慢慢地安静下来。“抱着女儿是我唯一 的任 务”,我甘心做一个母亲。 “爱心交流”的表现之一:“帮助” 孩子无法自己调整到最舒适的状态,需求无法得 到满足 时,满足他们的需求就成为家长的任务。 这就是“帮助”。 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我认识到:每个孩子其 实都希 望得到帮助。作为家长,这时不能盲目地去帮助孩子 ,而 是首先需要了解孩子真正希望得到的帮助是什么。 不是家长想做什么,而是转换视角,思考“这个 孩子想 要什么”。 如果家长只站在自我的立场上,那么一旦孩子没 有按自 己的想法行事,家长就会生气,继而把怒气撒到孩子 身上。 或者,当孩子做出意料之外的事情时,家长就会感到 不安, 并将这种不安带给孩子。 与我们成年人一样,孩子也会有“身体不舒服” “心情 不好”“状态不佳”“想撒娇”“想要无所顾忌”等 感受。 但与我们不同的是,年幼的孩子无法满足自己的这些 要求。 这时候,我们家长就要去帮助孩子满足这些需求 。这就 是家长的任务。 满足幼儿的需求,就是要让孩子生活得舒适些。 如果孩 子不舒服,就会有人帮助他们调整状态;即使感到不 安,也 会有足以驱散这些不安的巨大力量支持自己。 在这样的体验中,孩子会对生活怀有肯定的态度 ,认为 世界是美好的。 “爱心交流”的表现之二:“支持”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意识到要自己满足自己 的需 求。对于那些可以实现自我满足的孩子,为了让他们 做得更 好,我们家长应及时调整自己的任务,选择在旁守护 。 这就是“支持”。 这时候的养育模式,就从由家长满足孩子需求的 “帮 助”模式,转变为让孩子自己满足需求的“支持”模 式。 如果家长在旁守护,不随意插手,孩子就可以渐 渐地学 会与自己“和睦相处”。 家长的性格“陷阱" 如果进入“支持”阶段,家长仍然继续“帮助” ,会出 现什么情况呢?孩子没有意识到需要依靠自己的力量 来满足 自己的需求,也就无法自己找到幸福。 那时,家长就落入了自己的性格“陷阱”。所谓 性格 “陷阱”就是每个人性格中的弱点。 前段时间,我接待了这样—位咨询者。 “孩子马上就要中考了,我很不安。他要么悠闲 地看电 视,要么打游戏,成绩总是不及格。 ‘老是这样怎 么能考 上呢?!’我一训斥,他就怄气说更没干劲了。这可 怎么办 好呢?” 这位母亲已经完全落入这种“不安”的性格“陷 阱。 了,而且,孩子也被拉入其中。 更糟糕的是,这位母亲认为敦促孩子“赶紧学习 ”是家 长的任务。如果真的想让孩子学习,应当了解孩子什 么时候 有干劲,然后再采取行动。 具体的做法请参考“爱心交流”的相关图书,如 《孩子 的心灵教育》《使孩子幸福的家庭教育》等。 了解性格是重要的 了解性格可以帮助我们育儿。 首先,家长要了解自己的性格。只有了解了自己 的本 性,才可以知道如何与自己“相处”。能够与自己“ 和睦相 处”的人,在与其他人相处时也会容易很多。 其次,理解家人(包括孩子)的性格。如果了解 了孩子 与生俱来的本性,诸如“这孩子是怎么回事”“为什 么会做 这样的事情”等令人感到压力的问题就会减少。 关于理解性格的理论有很多,其中,“爱心交流 ”研究 会介绍的是“九型人格”。 关于九型人格的知识将在下一章详细地介绍。在 此仅说 明本书与九型人格的使用方法。 P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