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学琼林全鉴(典藏版)

幼学琼林全鉴(典藏版)
作者: (明)程登吉|校注:道纪居士
出版社: 中国纺织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23.60
折扣购买: 幼学琼林全鉴(典藏版)
ISBN: 9787518029877

作者简介

  程登吉,字允升,号退斋,明代新建县望城青山(今江西新建)人。万历二十九年(1601)出生,性情淡泊,博览群书,善诗文,好著述。著《幼学故事琼林》(又名《成语考》、《故事寻源》)行世,风行全国,成为蒙学必读之一。顺治五年(1648)二月病逝,终年四十八岁。

内容简介

【题解】 在中国古代思想体系中,天与地是相对应的,第 一篇介绍了“天”,第二篇很自然地就介绍“地”的 相关知识。但中国古代的“地”并不是指整个大地, 而是指疆域内的土地。地舆,《淮南子·原道训》: “以地为舆,则无不载也。”地载万物,故比之以车 舆,后因称大地为地舆。本篇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地舆 文化知识的汇集,先介绍了中国各地区的名称,又介 绍了山川大地诸神的神话传说,最后列举历史典故进 行教化,以达到宣扬海内太平的目的。本篇对了解古 代的地理区划具有重要价值。 【原文】 黄帝画野,始分都邑;夏禹治水,初奠山川。 宇宙之江山不改,古今之称谓各殊。 北京原属幽燕,金台是其异号;南京原为建业, 金陵又是别名。 浙江是武林之区,原为越国;江西是豫章之地, 又日吴皋。 福建省属闽中,湖广地名三楚。 东鲁西鲁,即山东山西之分;东粤西粤,乃广东 广西之域。 河南在华夏之中,故日中州;陕西即长安之地, 原为秦境。 四川为西蜀,云南为古滇。 贵州省近蛮方,自古名为黔地。 【注释】 黄帝画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由于天下很大, 百姓又多,难以管理,黄帝就画野分州,有百里之国 万余。画野:划分界线。都邑:古代行政区划的名称 ,各代划分标准不同,后以都邑指代城市。 夏禹治水:相传在尧时期,洪水滔天,百姓困扰 ,尧命鲧治水,九年无功。后来舜代天子之责,将鲧 流放到羽山,并起用鲧的儿子禹继续治水。禹不顾劳 累,身先士卒,传说他为了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最 终他采用疏导的策略,凿山导河,开挖沟梁,引导洪 水流向大海,解决了水患。 幽燕:今北京、河北及辽宁一带。金台:又称燕 台、黄金台。相传战国时期,燕昭王为了招贤纳士, 筑建土台,上置黄金千两,礼聘天下名士。武林:杭 州西边有武林山(灵隐山),因此古代又称武林。 豫章:古代郡名,汉初设置,郡治在今江西南昌 一带,后用豫章指代江西。唐王勃在《滕王阁序》中 曾写道:“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 庐。”吴皋:这里指吴国的边界。皋,岸,水边的高 地。江西在春秋战国时曾是吴越两国的交界地区,所 以用吴皋来指代江西。 闽中:古代的郡名,辖区相当于今福建省和浙江 省的部分地区。 湖广:元朝时曾置湖广行省,辖区相当于今湖北 省和湖南省。三楚:湖南、湖北旧属楚地,楚地分为 东楚、西楚、南楚,合称“三楚”。 西蜀:四川曾有古蜀国,三国时刘备建立蜀汉, 因此简称蜀,因在中原以西,所以称西蜀。 滇:云南曾有古滇国,所以简称滇。 蛮:中国古代对南方各少数民族的泛称。 黔地:秦时曾在贵州一带置黔中郡,自古以来就 称为“黔”地。 【译文】 黄帝划分了中国的疆域,才有了都邑的界线;夏 禹平治了洪水,才奠定了山川的位置。 天地间的山川河脉虽然不曾更改,、它们的称呼 古今却各有不同。 北京古时称“幽燕”,别名又叫“金台”;南京 原是“建业”,别名又叫“金陵”。 浙江从前称为“武林”,本是越王的故国;江西 旧称“豫章”,也叫“吴皋”。 福建古时属于“闽中”,湖广地方旧名叫作“三 楚”。 “东鲁” “西鲁”就是山东、山西; “东粤 ” “西粤”即为广东、产西, 河南位于中原的中心位置,所以又称为“中州” ;长安为陕西首府,古代是秦国的辖地。 四川就是“西蜀”,云南就是古代的“滇”国。 贵州接近南方少数民族,是古时黔中之地。 【原文】 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 岳嵩山,此为天下之五岳。 饶州之鄱阳,岳州之青草,润州之丹阳,鄂州之 洞庭,苏州之太湖,此为天下之五湖。 金城汤池,谓城池之巩固;砺山带河,乃封建之 誓盟。 帝都日京师,故乡日梓里。 蓬莱弱水,惟飞仙可渡;方壶员峤,乃仙子所居 。 沧海桑田,谓世事之多变;河清海晏,兆天下之 升平。 水神日冯夷,又日阳侯;火神日祝融,又日回禄 。 海神日海若,海眼日尾闾。P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