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趣生活

雅趣生活
作者: 梁实秋
出版社: 中国纺织
原售价: 42.00
折扣价: 26.10
折扣购买: 雅趣生活
ISBN: 9787518052646

作者简介

梁实秋(1903—1987), 1903年出生于北京,祖籍浙江杭县(今杭州)。中国**的现当代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个研究莎士比亚的**,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代表作有译作《莎士比亚全集》,文艺批评专著《浪漫的与古典的》,等等。 其散文似乎都是信手拈来,时而流连于衣食住行,时而沉醉于琴棋书画,有时天文地理,有时人情世故。没有生之无聊死之激烈的大悲大喜,而是在简洁的文字中透出高雅、平和,以及一种积极温暖的情味。

内容简介

漫谈读书 我们现代人读书真是幸福。古者,“著于竹帛 谓之书”,竹就是竹简,帛就是缣素。书是稀罕而 珍贵的东西。一个人若能垂于竹帛,便可以不朽。 孔子晚年读《易》,韦编三*,用韧皮贯联竹简, 翻来翻去以至于韧皮都断了,那时候读书多么吃力 !后来有了纸,有了毛笔,书的制作比较方便,但 在印刷之术未行以前,书的流传**是靠抄写。我 们看看唐人写经,以及许多古书的钞本,可以知道 一本书得来非易。自从有了印刷术,刻版、活字、 石印、影印,乃至于显微胶片,读书的方便无以复 加。 物以稀为贵。但是书究竟不是普通的货物。书 是人类的智慧的结晶,经验的宝藏,所以尽管如今 满坑满谷的都是书,书的价值仍不是用金钱可以衡 量的。价廉未必货色差,畅销未必内容好。书的价 值在于其内容的精到。宋太宗每天读《太平御览》 等书二卷,漏了**则以后追补,他说:“开卷有 益,朕不以为劳也。”这是“开卷有益”一语之由 来。《太平御览》采集群书一千六百余种,分为五 十五门,历代典籍尽萃于是,宋太宗*理万机之暇 *览两卷,当然可以说是“开卷有益”。如今我们 的书太多了,纵不说粗制滥造,至少是种类繁多, 接触的方面甚广。我们读书要有抉择,否则不但无 益而且浪费时间。 那么读什么书呢?这就要看各人的兴趣和需要 。在学校里,如果能在教师里遇到一两位有学问的 ,那是*幸运的事,他能适当指点我们读书的门径 。离开学校就只有靠自己了。读书,永远不恨其晚 。晚,比永远不读强。有一个原则也许是值得考虑 的:作为一个地道的中国人,有些书是非读不可的 。这与行业无关。理工科的、财经界的、文法门的 ,都需要读一些蔚成中国文化传统的书。经书当然 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史书也一样的重要。盲目地 读经不可以提倡,意义模糊的所谓“国学”亦不能 餍现代人之望。一系列的古书是我们应该以现代眼 光去了解的。 黄山谷说:“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 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细味其言,觉得 似有道理。事实上,我们所看到的人,确实是面目 可憎语言无味的居多。我曾思索,其中因果关系安 在?何以不读书便面目可憎语言无味?我想也许是 因为读书等于是尚友古人,而且那些古人著书立说 必定是一时才俊,与古人游不知不觉*其熏染,终 乃收改变气质之功,境界既高,胸襟既广,脸上自 然透露出一股清醇爽朗之气,无以名之,名之*“ 书卷气”。同时在谈吐上也自然高远不俗。反过来 说,人不读书,则所为何事,大概是陷身于世网尘 劳,困厄于名缰利锁,五烧六蔽,苦恼烦心,自然 面目可憎,焉能语言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