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住在长白山里的日子

冬天,住在长白山里的日子
作者: 胡冬林/著
出版社: 天天
原售价: 33.00
折扣价: 19.80
折扣购买: 冬天,住在长白山里的日子
ISBN: 9787501621835

作者简介

胡冬林,满族,1955年生于吉林长春,2017年在长白山脚下的住处因病去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吉林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一级,2013年当选吉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他的作品中少儿科普长篇小说《巨虫公园》获第九届全国少儿优秀作品奖,散文集《狐狸的微笑》获第六届冰心散文奖,散文《拍溅》获《中国作家》杂志和中国散文学会评选的中国散文大奖赛奖,散文《山猫河谷》获2012年《民族文学》年度奖,散文《青羊消息》获首届全国环境文学优秀作品奖,长篇小说《野猪王》获第十届长白山文艺奖。《山林笔记》荣获2020年度“中国好书”及第八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

内容简介

12 月3 日 雪地上的足迹 午饭后觉得不应该躺下,于是上山,路不滑雪亦不深,走老路直至白龙水电站蓄水口,没看到那只,只看见一只短尾巴的豆蜡子。 久走长路又有雪,再加上都是坡路,去时走出一身汗,到黄雀地感觉很累,回来时找到感觉,步履轻松许多。在铁桥下的水面隐约看见有小小的灰色鸟影走动,走近去,一只褐河乌赫然入目,随后见灰鹡鸰一只,鹬两只,其中一只鹬长久地停在那里用长嘴巴啄食。第一次动了用长焦拍东西的想法,兜个圈子过去,它先觉察到了,马上隐身在一块与自己体色相近的石头后面。两者的色泽、形态浑然一体,用望远镜也看不出来。我又逼近些,它动了,长嘴巴像拐杖似的伸出来,机警地侧目望我,然后起飞到不远处的河边落下,先前已有一只胆小的先起飞。跟它来到第二个落脚点,这小家伙有意识地以后背示人,装成一块石头。可是它的长嘴巴暴露了真身,我马上抓拍了几张照片。它觉出不妥,又一展翅飞到对岸的一堆石头中间。这一回我望向了别处,再回头用望远镜找它,无论如何也找不见。 至于褐河乌,已在浅水区踩着小碎步一溜烟跑远。这小家伙又黑又肥,且十分机警。照理说,以往看见的褐河乌在这么远的距离,都泰然自若,可它不同,前几天看见在水面边飞边叫往木桥那儿去的就是它。今天还特意找了找那只麝鼠,小家伙没现身,估计白天很多人在它的领地附近干活儿惊吓到它了。 山上那条路的新雪上没有松鼠的脚印,它们在躲雪,也许凭借它们预测天气的本领知道这两日还会下雪的,所以不出巢寻食,只在家吃储备粮。只看到一对活跃的小黄鼬的足迹,或是小野猫,跑来跑去不老老实实循着车辙沟印走,其中一只尤为调皮,东试试西探探,然后再回来,它可能是个去年出生的半岁大的崽,玩心重,不断地试探找新奇的玩意儿,又被妈妈不断地唤回,小家伙好奇心强,亦能跑能跳,像我小时候不安分的模样。总幻想,如若留下足迹链的小兽跑过时我在场该多好呀 !就这么一段一段的小细节凑,可凑成一篇雪地上的足迹故事。 还看见一串新鲜的大野公鸡爪印,蹚着雪走,走到土崖畔断头,雪中遗下翅膀扇动时翼尖刮擦痕迹。它飞起来到对面去,那凹下去的有一个足球场那么大平整的地基坪雪白一片,无任何动物足迹,原来这只大野公鸡从这头一口气飞到另一头。 怎么也没想到灰鹡鸰和鹬竟然都没走,而且前者吃得又圆又胖,还在浅水区撒着欢地洗澡。它洗澡和长尾雀洗澡不一样,它把头往前面的水里扎,长尾雀是涮。那年春天在公园看见的蓝胁红尾鸲是卧在积雪中滚动拍打溅起一片湿雪。以后要再仔细观察和打听鸟类洗澡的事,还有獾如何洗澡,或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潜伏下来看 看獾的生活。这哥们儿老机警了,不太好观察呢。 新搬的住处就是上山太方便了,出门一拐就直奔山上,春天将十分惬意。 1. 真实丰富的动植物知识。全书涉及野生鸟类类190种、哺乳动物40种、昆虫52种,还有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等几十种,清新可爱的搭配原创手绘+高清摄影,每个月份后附有“长白山知识手册”,补充物种资料,是难得的青少年自然科普读物。 2. 精准实用的青少年自然教育。自然教育是青少年品格、习惯培养的重要方式,日记体散文随笔集可以让读者与作者一起“沉浸式”在森林中生活。随时翻阅,以自然为师,提供更加真实、精准和实用的自然教育。 3. 通过写作和哲思提升综合文化素养。日记是情感的自然流露,散文阅读可以有效培养青少年的阅读与写作能力。全书透露着对自然的敬畏和生命的反思,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提升写作能力与综合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