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烟云(林语堂逝世40周年纪念典藏版上下)(精)

京华烟云(林语堂逝世40周年纪念典藏版上下)(精)
作者: 林语堂|译者:张振玉
出版社: 湖南文艺
原售价: 55.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京华烟云(林语堂逝世40周年纪念典藏版上下)(精)
ISBN: 9787540476243

作者简介

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今漳州)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笔名毛驴、宰予、岂青等。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1922年获美国哈佛大学硕士学位,1923年获德国莱比锡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曾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国际笔会副会长等职务。1928年编著《开明英文读本》,风行全国。1966年定居台湾。以《京华烟云》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林语堂是一位以英文写作扬名海外的中国作家,也是集语言学家、文学家于一身的知名学者。因翻译“幽默”(Humor)一词,以及创办《论语》《人间世》《宇宙风》三本杂志,提倡幽默文学,赢得“幽默大师”的美名。他一生笔耕不辍,著作等身,代表作品有《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红牡丹》《风声鹤唳》《苏东坡传》《武则天传》《孔子的智慧》等。

内容简介

第一章 后花园富翁埋珠宝 北京城百姓避兵灾 光绪二十六年七月二十日早晨,北京东城马大人 胡同西口儿,横停着好些骡子车,其中有几辆一直停 到顺着大佛寺红墙南北向的那条胡同。赶骡子车的都 起身早,天刚破晓就来了。大清早就在那儿喊喊叫叫 的。其实这些赶大车的一向如此。 罗大是五十来岁的老年人,是这一家的管家,雇 了这些骡子车,是准备走远道儿的。他现在正抽着旱 烟袋,看那些骡夫们喂牲口,一边吵吵闹闹地开玩笑 ,从牲口取笑到牲口的祖宗。再没话可说了,就取笑 到他们自己头上来。 一个骡夫说:“在这种年头儿,谁知道赶了这趟 车回来是死是活呢?” 罗大说:“赶这一趟车,你们赚钱不少。拿一百 两银子就可以买一块田地了。” 那个骡夫却回答说:“人死了,银子还有什么用 ?哼,那些洋枪子弹可不讲交情,一颗子弹穿进脑袋 瓜子,就弯着辫子躺在地上,成了死尸一条了。瞧瞧 这骡子的肚皮、肉能挡得住子弹吗?可是有什么法子 ,总得到外头挣碗饭吃啊。” 另外一个骡夫插嘴说:“也难说呀。一旦外国兵 进了城,北京也就住不舒服了。拿我来说,我倒愿意 离开这儿呢。” 太阳从东方升起来,照着那座宅第的大门,巨大 梧桐树的叶子上,晨间的清露珠光闪耀。这栋房子便 是姚家的住宅。大门口儿并没有堂皇壮观的气派,只 不过一个小小的黑漆门,正中一个红圆心,梧桐的树 荫罩盖着门前。一个骡夫正坐在安在地上的一块方厚 的石头上。晨光虽然是清爽宜人,看来又是一个晴空 万里的炎热天气。树下安放着一个不大不小的茶缸, 是夏天施给过路人解渴的,可是这时候那茶缸还空着 。看见了这个茶缸,一个骡夫开口说:“你们东家是 个大善人哪。” 罗大回答说:“世界上再没有比我们东家更好的 人了。”他用手指了指门柱旁边贴的一张红纸条儿, 可是骡夫不认识上面写的是什么,罗大告诉他们说, “上面写的是赠送霍乱、痧症、痢疾特效灵药”。 那个骡夫猛然想起来,他说:“这倒很有用。你 最好拿点儿给我们,在路上也放心。” 罗大说:“你跟我们东家一路上走,还用担心什 么药?在他老人家身边儿带着,和交给你带还不是一 样?” 骡夫们于是想探听这个行善人家的情形,可是罗 大只告诉他们说,他家主人是一家药铺的东家。 不久,东家老爷姚思安出来了,看一切齐备了没 有。他有四十来岁,短粗身材,结实健壮,浓黑的眉 毛,眼下微微松垂,没留胡子,头发乌黑。走起来显 得年轻沉稳,步伐坚定,身子笔直,显然是武功精深 的样子。若出其不意,前后左右有人突袭,他必然会 应付裕如。一脚在前,坚立如钉,后腿向前,微曲而 外敞,完全是个自卫的架势,站立得四平八稳,万无 一失。他向车夫们招呼了一下,一眼看见那个茶缸还 空着,便嘱咐罗大,他出门儿以后,要天天和平常一 样,茶缸里的茶不许断。 骡夫异口同声地说:“老爷真是大善人!” 他进去之后,随后走出来一个美丽的少妇,一双 金莲儿,纤纤盈握,乌油油的发髻,松松地挽着,身 穿一件桃红的短褂子,宽大的袖子,镶着三寸宽绿缎 子的滚边儿。她跟骡夫们说话,洒脱大方,丝毫没有 一般少妇的羞怯样子。她问了问车夫们是否喂过了牲 口,然后进去不见了。 一个年轻的骡夫赞叹说:“你们东家老爷真有福 气!真是善有善报。您瞧,这位漂亮的姨太太!” 罗大说:“烂掉你的舌头!我们老爷从来没有姨 太太。这位姑娘是他的干女儿,还是个寡妇呢。” 那个年轻的骡夫嬉皮笑脸地打了自己一个耳光儿 ,别的骡夫都笑了。 不久,走出来一个仆人和几个漂亮的小丫鬟,大 概由十二三岁到十八九岁的年纪,抱着被褥包袱、小 壶等东西。骡夫们看得呆了,可是再也不敢品头论足 随便乱说了。后面跟着一个约莫十三岁的男孩子。罗 大告诉他们说,那是小少爷。 这样乱哄哄地过了半个钟头,这个将要远行的家 族的女眷才走出来。 那个美丽的少妇也在中间,她带着两个小姑娘, 都穿得很朴素,白洋布小褂儿,一个穿绿裤子,一个 穿紫裤子。富有之家的干金小姐和丫鬟的分别,只要 看态度是否从容雅静,就很容易辨别出来。现在那少 妇拉着那两个小姑娘的手,从这一件事上看,便使骡 夫明白那两个小姑娘是千金小姐。 所以那个年轻的骡夫抢上前去说:“小姐,请坐 我的车吧。他们的骡子不好哇。” 大小姐木兰想了想,暗中比较了一下。另一辆车 的骡子瘦小一点儿,可是那个骡夫却长得较为和善; 而这个年轻骡夫的头上还生着疮疖。其实木兰在选择 车辆时,不是看骡子好坏,而是取决于骡夫的样子了 。 在人的一生,有些细微之事,本身毫无意义可言 ,却具有极大的重要性。事过境迁之后,回顾其因果 关系,却发现其影响之大,殊可惊人。这个年轻车夫 若头上不生有疮疖,而木兰若不坐另外那辆套着小骡 子的轿车,途中发生的事情就会不一样,而木兰的一 生也不同了。 在纷乱当中,木兰听见母亲责骂丫鬟银屏,那时 银屏在另外一辆车里,因为银屏浓施脂粉,衣服穿得 太鲜艳。在大家面前,银屏自然觉得太难为情。青霞 是个十九岁的丫鬟,扶着太太上了车,正暗中微笑, 暗喜听了主人的话,此行没敢打扮得花枝招展。 谁一看都看得出这位太太是一家之主,三十几岁 年纪,宽肩膀儿,方脸盘儿,微微有点粗壮,说话声 音清脆,一副发号施令的腔调儿。 大家都已坐好,就要出发了,一个十一岁的小丫 鬟,名叫乳香,在大门口儿啼哭,因为大家都走了, 只撇下她和老罗看家,觉得好伤心。 木兰的父亲向太太说:“让她也来吧,至少她可 以侍候你,装装水烟袋呀。” 所以在最后的刹那之间,乳香又爬上了丫鬟的轿 车。似乎每个人都已坐好,姚太太向丫鬟们喊说她们 要放下车前的竹帘子,不要老是向外探头张望。 有五辆轿车,那些骡子之中有一匹小马。冯舅爷 和一个年轻小伙子领头儿,随后车上是太太跟大丫鬟 青霞,青霞怀里抱着一个两岁大的小孩儿。第三辆车 上是木兰跟她妹妹莫愁,还有干女儿珊瑚。另外三个 丫头是银屏、锦儿,十四岁,还有小乳香,一同在后 面的轿车里,父亲姚大爷独自坐在一辆轿车上殿后。 他儿子体仁避免与父亲同车,跟舅爷同坐一辆车。 男仆罗东,是罗大的兄弟,在姚大爷的车前面, 跨辕而坐,就是说,一条腿横跨在车辕上,一条腿垂 在下面。 向站在门前送他们出发的那些人,姚太太大声说 他们是到西山去看亲戚,几天就回来,其实车是往南 方去。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