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华东师大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31.20
折扣购买: 列维-斯特劳斯对话录(精)/轻与重
ISBN: 9787567591189
乔治·沙博尼耶: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很长时间 以来人们谈了很多关于画家和观看者、作曲家和听众、诗 人和读者,总而言之是艺术家和业余爱好者、采购者、消 费者以及无关紧要的人之间的区别。难道我们不应当适时 指出学者和我们每个普通人之间存在更本质的区别吗? 在画家和观看者之间的区别中,我们可以看出实质上 是种感觉(sensibilite)的差别。在学者和普通人的区别 中,首先应看到是知识和获取知识的能力的差别。这也是 为何在我们的时代,不平等的观念如此直截了当、如此残 酷地彰显出来。学者有学识,而且知道如何获取学识。至 于我们,我们只拥有对日常经验模糊的诠释。甚至,学者 的能力随其智识与日俱增。我们不再那么相信政治家们的 权力,我们越来越相信科学家们的能力。我们曾经怀疑过 政治家的道德意识,这些我们都不再关注。如今我们开始 怀疑学者的道德意识。我们指责他们将研究领域的触角伸 向了毁灭。我们指责他们混淆了纯学术研究和人类的潜在 自毁。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用制造原子弹来取得物理学 的进步。我们指责物理学家们窃取了知识无罪这一概念, 知识无罪是坚不可摧的;他们在知识领域采取的立场,形 同公正在法律中的地位。我们大家都预感到如果法学家发 明了滥用权力这一理论,是因为滥用权力始于使用权力, 于是我们自忖:滥用知识难道不是始于使用知识,始于建 构知识体? 我们要求学者衡量其智识行为的范围,并加以约束。 我们要求他在衡量权力的同时把明智地使用权力作为己任 ;而与此同时,我们相信他不可能做到这点。 有先例,哪怕就举原子弹这个例子。现实没有吗?以 后也不会有吗?简单一点说,我们感到被知识威胁,唯恐 我们如此坚持的人这个模糊概念会泯灭。 不过好在迄今为止,我们深信在艺术中找到了一个免 受科学家侵扰的藏身之所。我们深信在艺术中找到了自由 的本土,一个没有任何法规的领域,人们藐视任何循规蹈 矩的行为。我们嘲笑关学教授们。我们确信在艺术的领域 ,我们所需的人性之美永远不会借助于数字而产生,艺术 之关是人性化的,数字无法抵达,因为我们普通人相信: 人是无法用数字来衡量的。所有可以测量的都是非人性的 ,所有测量到的旋即与人背道而驰。这就是说,在我们对 科学的所谓模糊概念中,如果可以这样粗略地表达的话: 我们生成了一个与各学科所使用的纯数学概念上的“数量 ”相反的一个等级。 根据这个令人着迷的归类方式,物理学比其他“人性 化”的科学带给我们的威胁更大。我们对于史前史、考古 学、人种学的兴趣是浓厚的。我们知道,如同人种学家们 自己坦言的那样,他们研究人的知识模式意味着对研究对 象的诗意把握。如果艺术和艺术家的把握方式在某种程度 上属于科学方法的话,我们顷刻看到一种对习惯的辩护, 一种对我们所持有的自我概念的捍卫。(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