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现代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24.40
折扣购买: 语之可(5白云千载空悠悠)(精)
ISBN: 9787514362046
。。。
光绪皇帝向左,明治天皇往右 近代史上,光绪与明治两个历史人物,一个是泱 泱大国拥有“九五之尊”的皇帝,一个是狭小岛国“ 万世一系”的天皇。在同样被西方列强炮轰国门、蚕 食威逼的危急关头,他们奋起图强,变法维新,试图 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然而,历史老人仿佛 对光绪过于残酷,而对明治太过恩宠。明治维新演奏 了一曲气势恢弘的惊天绝响,使日本的国家变革获得 巨大成功,一跃成为近代列强,雄心勃勃地“与万国 对峙”;而光绪的变法仅历103天就惨遭失败,谱就 一曲国脉悲歌,绘出一个帝国的死亡拼图。 当明治天皇以“民族之父”的形象光芒四射、蜚 声东瀛时,光绪皇帝却以“瀛台之囚”的身份独尝生 命最后的悲凉时光。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他们同为一 国之君,命运却为何如此大相径庭? 性格篇:懦弱动摇与崇尚勇武 性格决定命运。一个人童年的成长经历,对其禀 赋气质的形成具有决定性意义。 光绪17岁亲政,明治16岁亲政,同样是少年登基 ,勤于学习,本来都应大有作为。然而光绪在慈禧的 控制驯化下成长,明治则在武士的拥戴下即位。光绪 对慈禧敬之若神,又畏之如虎;明治则崇尚勇武,好 勇斗狠,对身边的武士师傅佩服有加。光绪长年生活 在慈禧的冷酷威压下,养成懦弱动摇、乖戾任性的矛 盾性格;明治则在武士们的精心塑造下成为果敢勇武 、具有强烈武士道精神的新型天皇。截然相反的性格 ,埋下了他们后来同途异运的人生伏笔。 中国的帝王,绝大多数都是“生于深宫之中,长 于妇人之手”。光绪特殊的成长史,更是一部辛酸不 幸的奴化史。当时的清王朝历经两次鸦片战争,已是 “日之将夕,悲风骤至”。然而面对艰难时局,慈禧 却置国家社稷于不顾,首先考虑的仍是满足自己的政 治欲望。她之所以将年仅4岁的光绪扶上皇位,完全 出于一己之私,因为幼主即位,容易驾驭。天生孱弱 的光绪在她的威权教育之下变得胆怯而懦弱。 据慈禧的贴身女官德龄公主在《瀛台泣血记》中 回忆:“当光绪初进宫的时候,太后就嘱咐那一班服 侍他的人,像灌输什么军事知识一样天天跟他说,使 他明白了自己已经不是醇王福晋的儿子了,他应该永 远承认太后是他的母亲,除这个母亲之外,便没有旁 的母亲了。”既然是母亲,慈禧本该给幼年入宫的光 绪一份母爱和关怀,可她为了在这个孩子幼小的心灵 中强化她绝对权威的形象,使其言听计从,“西太后 待皇上无不疾声厉色,少年时每日呵斥之声不断,稍 不如意,常加鞭挞,或罚令长跪;故积威既久,皇上 见西太后如对狮虎,战战兢兢,因此胆为之破”。( 梁启超《变法通议》)长此以往,光绪后来连听到锣 鼓吆喝之声也吓得脸色大变。 由此,光绪没有童年的欢乐和自由,变得抑郁多 病、优柔寡断,更失去了作为至高无上的帝王独断乾 纲的尊严和君临天下的霸气。亲政后的光绪,目睹国 家的巨变,忧国伤时,也想有所建树。但是长期养成 的懦弱性格,使他遇事畏缩,根本不敢和慈禧相抗。 待到戊戌激变,大事临头,光绪手足无措,任人宰割 。 反观明治天皇,可以说是在凶悍的群“狼”簇拥 下长大的。 日本天皇的权力是通过武士集团与幕府的长期斗 争得到加强的。最终,改革派武士通过武力从幕府手 中夺取了权力,并全力拥戴天皇。拥有强大后盾的明 治天皇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而 光绪的身边只是一群手无寸铁、软弱无权的书生,这 是他们之间的本质区别。 其实,明治天皇的童年遭遇并不比光绪好多少, 其母亲中山庆子只是其父孝明天皇几十个宫妃之一。 当时正逢倒幕派与幕府进行殊死血战,谁都想“挟天 子以令诸侯”,势单力薄的孝明天皇夹在中间左右摇 摆,处境艰难。 贫苦动荡的童年使明治天皇天性胆小,1864年倒 幕的长州藩士兵与幕府军激战时,炮轰宫廷,竟把12 岁的明治吓昏了过去。朝臣们十分担心,他们意识到 对天皇“强健其体魄,野蛮其精神”的武士教育势在 必行。著名的“维新三杰”之一的西乡隆盛担任明治 的老师以后,让他接受军事化训练,凡剑术、马术、 角斗术,都教给了明治。到20岁时,年轻气盛的明治 已由一个文弱书生变成了崇尚武功、争强好胜的武士 。 中日甲午战争是明治尚武精神、杀伐野心的一次 大展示。明治信心十足地主持了这场战争。1894年7 月25日,他下令日军对停泊在朝鲜丰岛附近的清军北 洋舰队发动海盗似的偷袭。初战得手后,又先发制人 ,发布诏书诬陷中国“更派大兵于韩土,要击我舰于 韩海,狂妄已极”,并立即对中国宣战。为了便于直 接指挥,明治迅速把大本营迁往广岛,日军士气大振 。一直到第二年4月战争结束,明治天皇亲自督战长 达225天,他的行为对日本军队疯狂侵略无疑起到了 巨大的鼓舞作用。1894年11月,日军攻占旅顺,两万 中国人被屠杀,欧美报刊报道了日军令人发指的暴行 ,《纽约世界报》谴责旅顺大屠杀时说:“日本是披 着文明的皮而带有野蛮筋骨的怪兽。”而这又何尝不 是明治本人的真实写照。P137-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