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
原售价: 98.00
折扣价: 68.60
折扣购买: 中国方案:工业遗产保护更新的100个故事
ISBN: 9787568088336
韩晗,男,1985年出生,文学博士,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副教授、武汉大学景园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工业遗产”专题执行副主编,曾先后在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亚洲学系及深圳大学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兼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民族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自2005年至今已在《城市发展研究》《复旦学报》、Land等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近200万字,主要学术兴趣为工业遗产与文化产业。 学术团队微信公众号:工业遗产学社
工业遗产保护更新,曾被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行业认为是“最具创新力的活动”,甚至在北美、欧洲国家有一个固定的成见:工业遗产保护更新能力,是一个国家“硬实力”与“软实力”的综合表现。正如美国建筑界所流传的那句名言:“拥有工业遗产,说明是一个现代国家,拥有改造工业遗产的能力,才能证明是一个现代强国。” 我国工业遗产数量庞大,门类繁多,在全世界独树一帜。工业遗产是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见证,部分红色工业遗产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历史物证,具有无可取代的历史价值与时代意义。当中部分工业遗产以建筑物、构筑物等形式存在,尚在使用年限之内或经过修缮之后仍可以正常再利用,因此具有较大的保护更新空间。以合适的方案对工业遗产合理化的保护更新,使之产生重要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既是我国工业遗产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我国向世界展示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方式。 ·首部以中英文同步出版的中国工业遗产保护更新案例集 ·德国波鸿鲁尔大学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斯特凡·贝格尔:“任何对中国处理工业遗产的方式感兴趣的人,都会在这本书中找到许多妙趣横生的案例。” ·武汉大学教授、“长江学者”傅才武:“这是一部具有深刻意义和时代价值的工业遗产案例集。” ·?首次提出社区参与、城市更新、场景再造与文化创新四种工业遗产再利用的“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