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28.80
折扣购买: 论性(曹仁超创富智慧书)
ISBN: 9787300116716
曹仁超(原名曹志明),香港***的投资评论家之一,财经专栏作家。 曹先生现任香港信报财经新闻有限公司董事,主管信报财经新闻投资分析部。三十多年来每周一至周六在《信报》撰写《投资者*记》,以轻松有趣的笔触分析股票市场和政经局势,蕴涵投资哲学及处世智慧,形成独特的“曹氏风格”,是**欢迎的作者之一。 曹先生曾出任多项公职,包括香港证监会投资者教育咨询委员会成员、香港大学学生会投资学会荣誉顾问、香港科技大学财务学系学生会咨询委员、岭南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咨询委员、香港公开大学李嘉诚专业进修学院财务投资文凭课程荣誉顾问。 鉴于曹仁超先生在投资方面的**表现和多年来通过《信报》对广大投资者的影响,以及对内地教育和慈善事业的持续贡献,宁波大学于2009年3月向曹先生授予“客座教授”名衔。
譬如说,当投资者心底想购置物业的时候,他们 脑海中自然就会产生房价还会继续上涨的幻觉。他们 可能会记得1996年的时候广州商品房平均价格为每平 米6616元,而2007年升至每平米12670元的水平,却 忘记世界上有通胀这回事,甚至故意忽略楼价可能回 调的负面信息。他们在潜意识里已经决定购房,故夸 大楼市的投资价值,产生金钱幻觉,使自己的行为合 理化。 又譬如说,亚洲开发银行预计2010年中国的通胀 率为3.6%。如果某人的薪金也以此增幅上升,就算 实际的购买力不变,他的脑袋也会产生金钱幻觉,以 为自己的财富增加了。 科学家又发现,投资者常说的“贪婪”乃*脑部 伏隔核控制,“恐惧”则*脑部杏仁核所控制,其实 那是直觉系统的反应,是未经深思熟虑的自然感觉。 人们对坏消息或跌市的反应,有如向一只咆吼中的狮 子扬起红色对象一样,可立即令其脉搏上升、呼吸加 速、血压上升及肌肉紧张,出现恐惧及愤怒的情绪。 情绪继而会控制脑袋,做出毫无意识的行为,引发原 始的“动物性”。 换言之,投资者一旦被恐惧或愤怒控制自己,往 往会产生杯弓蛇影的现象,然后不自觉地做出非理性 抛售,而不再用理性去分析事物。避免的**方法, 就是在自己开始感到恐惧及愤怒之时,立即停止“行 动”或建立一套投资系统,设法令自己重新冷静下来 ,令自己再次由理智控制情绪为止,勿让恐惧及愤怒 支配自己的行为。 经济泡沫可爱又可怕 不论投资者本身有什么性格、来自什么民族,只 要是人类,就会有一些共同的情绪特征。例如前文提 及的羊群效应、过度乐观、过分自信、讨厌亏损、注 重眼前实利、将自己的非理性行为合理化……这是人 类固有的本色,是人类天性的弱点。 这也解释了为何人类经历了一次又一次以不同名 义而来的金融危机,却未能从历史中汲取教训。是人 类的情绪特征制造出经济泡沫,所以泡沫无可避免地 一再出现。然而,泡沫是否真的如斯可怕? 2010年春节过后,我老曹在香港电台一个新春金 融节目中担任嘉宾。不少听众都问我,内地的物业市 场是否有泡沫成分?当然有。美国自1971年将美元与 黄金脱钩后,过去40年美联储都不断地制造泡沫。其 后不少**的中央银行被逼加入(因为各国央行都是 用美元作为外汇储备),1985年*本银行甚至制造了 战后*大的泡沫而不自知。19**年起,连中国人民银 行亦加人了制造泡沫的行列。 逃不过泡沫爆破的人,当然说经济泡沫很可怕; 但只要逃得过去,便会发现其实泡沫**可爱。换言 之,泡沫既可爱又可怕。 1971年至今,香港经济共经历过七次泡沫洗礼。 1971年那次,我老曹的身家由5000港元变成20多万港 元,升幅逾40倍,然后再跌至7000港元,接近打回原 形。1973年那次,我老曹的身家又由8000港元变成50 万港元,升幅逾60倍。那时候,我老曹年少气盛,尚 未懂得适时离场的道理,在泡沫爆破后太早人市,结 果损失惨重,我发誓自此不会再被泡沫所淹没。从 1980年起,本人已建立系统性投资策略,不再感情用 事。是故1987年股市大泻、1997年香港楼市泡沫爆破 、2000年科网股泡沫爆破,以及2007年的金融海啸, 我纵有小伤,也能安然逃命。 经济泡沫,既为人性所制造,以后还是会不断地 出现。作为投资者,我们不能逃避泡沫。没有泡沫, 我们哪有致富的机会?投资者应学习如何利用泡沫, 就像我老曹一样,今时**在享*泡泡浴之时,趁机 壮大自己的财富,改变一生的命运。 豺狼当道 杂群索居 在上一本拙作《论战》里,我已清楚明言金融证 券市场是个**残酷的市场,与弱肉强食的森林环境 不遑多让。美国、*本、欧盟或其他成熟市场的经济 体系,都强调并捍卫“公平竞争、保护市场弱势群体 ”,以阻止“金融豺狼”把既无内幕消息,又无话语 权和*控权的“散户羊群”吃光。事后发现连**国 家的**亦做不到这一点。直至2010年,美国国会才 对高盛证券向客户推销“垃圾债券”是否违法的问题 进行聆讯,*遑论新兴的中国市场。 中国证监会在保障投资者方面,迄今只有20年的 经验,还有一条漫长的学习道路。今时**,我们仍 不时听到A股市场饱*“金融豺狼”的**,例如上 市“圈钱”、造假账、炒高股价牟利、掏空上市公司 ……从深圳原野、亿安科技、银广夏、红光、托普、 啤酒花、中川**……多少股民被耍弄、欺诈、坑害 ? 唯其如此,阁下亦不宜妄自菲薄,切勿将“机构 投资者”神化夸大。因为他们亦不过是只纸老虎。 商品大王罗杰斯有句名言:“我从来不跟不知市 场水深水浅的专家探讨投资问题。”个人投资者固然 深*人性所支配,但其实机构投资者亦是由人所组成 ,故一样会有羊群效应等非理性表现。2000年在科网 股泡沫面前,金融大机构的表现如何?2007年在金融 海啸面前,连百年老店雷曼兄弟公司亦以倒闭收场, 不少大银行不是一样被其他银行接管了吗? 当一群鲑鱼力争上游之时,许多都会在沿途死亡 ,甚至成为巨熊的食物。只有少数成功者能到达上游 ,并诞下下一代。投资小户亦一样,如阁下随波逐流 ,则投资回报肯定不行;如阁下敢于逆市而行,死亡 率一定很高,当中只有少数会成为*后的成功者。雷 曼倒闭事件告诉我们,成功的不一定是机构大户。 许多人为了提高自己在股市的生存机会,都会参 加一些学习投资技巧的课程。要成为成功的投资者, 适当的培训当然是必需的,但看看每年电视台的艺员 训练班、各省市的艺术学院有多少人毕业?当中有多 少个周润发、刘德华、葛优、章子怡? 很多人都说,一个成功的明星,除了要有演艺细 胞,还需要极高的情绪智商(emotional quotient, EQ)。同样道理,一个成功的投资者,除了要懂高超 的分析技巧之外,亦必须摆脱遗传基因的影响,学习 接*孤独。 P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