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北京联合
原售价: 56.00
折扣价: 33.10
折扣购买: 一生所寻不过爱与自由
ISBN: 9787559675484
李银河 当代中国颇具影响力的社会学家。美国匹兹堡大学社会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教授,师从中国社会学奠基人费孝通。曾被《亚洲周刊》评为“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50人”之一。
芝麻人生 人生在世,短短几十年,几乎还什么都没整明白,就已步入老年。我属于比较爱想人生意义这类事情的人,从小就爱想,几十年间一直没断了想,即使这么想来想去,也还是想不清楚。可是岁月并没有因为我还没把这件事想明白就等着我,就连流逝的速度都未稍减,该多快还是多快地向终点狂奔。 意义,意义。想了一辈子,还是没有想出什么意义。在浩渺的宇宙当中,这么一个小小地球,就像一笸箩芝麻当中的一粒芝麻;在茫茫人海当中,这么一个小小的人,就像一笸箩芝麻当中的一粒芝麻。我的人生能有个什么意义呢?即使是那些富可敌国的大富豪,那些颐指气使的高官,那些万人瞩目的明星,也不过是在这样一个芝麻星球上的一个芝麻人儿,能有个啥意义呢? 这样想了之后,你不可能不变得冷静,甚至万念俱灰。人生会显得无比渺小、黯淡、冰冷、寂寞,无足轻重,可有可无。所有的事情,都不值得追求;所有的情绪、情愫、情感,都没有必要。那么为什么还要活着呢?既然死是所有人的归宿,为什么还要活呢? 不为什么。什么也不为。活着只是人的一种状态,就像一条鱼,一棵树,一只甲壳虫。我们来到人世,我们消耗掉一些物质,改变周边的一些物质,然后离开人世。说起改变周边物质,想起刘亮程用第一人称写的农村生活:“我”扛把铁锨,在地里挖了一个坑,然后仰天长叹:这就是我能改变的事物。 既然如此,我们该怎样面对这个芝麻人生呢?我唯一想明白的就是,要以比较舒适快乐的状态度过自己的人生。虽然在造物主眼里,我只不过是一粒芝麻,但是这个渺小的生命对于我来说,却是我的全部,是我的整个世界。我的身体就是我的全部,我的感觉就是我的全部。所以,我的身体是否舒适,我的精神是否愉悦,这就是我存在的全部意义。据此,我发明了一种生命哲学,即采蜜哲学:我像一只蜜蜂,我的人生的全部内容只是采蜜。我在花丛中飞舞,只是为了偶尔采撷花中精华。这也就是海德格尔所谓“诗意的栖居”。无论是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我只要那一点点精华,最美丽的,最舒适的,最富有诗意的,最适合我的。活着,就享受所有这些感觉;死去,就告别所有这些感觉。这就是我的生活的全部意义。 这种生存方式是否太自私了?是否会伤害他人?或者至少不会去帮助他人?并不是。因为伤害他人时,自己也不会有好的感觉;因为帮助他人时,如果是自己愿意的,自己也会有好的感觉。这就是车尔尼雪夫斯基在名著《怎么办?》中提出的“合理利己主义”,它与利他主义的区别在于,后者纯粹利他,而前者在利他的同时利己,是为了自己美好的感觉去利他的。 我不否认世界上有特蕾莎修女那样高尚的人,但是她是圣人,并非常人,绝大多数人却只是常人。大多数人做不成圣人,也不必做圣人。因此,我有信心:合理利己主义和我的采蜜哲学是适合常人的生命哲学。 生命之偶然 隐约记得存在主义有个说法(大意):每当想到生命之偶然,就感到恶心,想呕吐。 小时候不明白,生命偶然就偶然吧,为什么会觉得恶心,想呕吐?现在想来有这样几个理由。 承认生命的偶然就等于承认没有神,宗教只是假说。人的生命就像普通的动物、植物甚至无机物的存在那么偶然,根本就没有目的、没有意义、没有必然性。飞机失事就最能昭示生命之偶然以及所有神灵的不存在。如果一切是必然的,就无法解释为什么是这些生命而非其他生命以这种方式结束;如果有神灵,就无法解释为什么神不挽救这些无辜的生命。 承认生命的偶然就等于承认它没有任何意义。过去各类宗教为生命提供的各种意义全都破产了。比如认为人死后有灵,有来世,有天堂,有地狱。这些假说不但为生命提供意义,而且提供行为规范:不可以做坏事,做了坏事会有来自上天的惩罚。如果说生命只是偶然的存在,那么意义和行为规范只能由世俗的伦理道德来提供。中国文化在这方面是最杰出的:它用祖先崇拜和生殖繁衍这些世俗行为提供生命意义,用世俗规则来规范人的行为。缺点就在于,做坏事的人只有被抓到手才知道收手,一点儿没有内心的约束。 生命是脆弱的。与浩瀚的宇宙相比,它是那么渺小,像一粒微尘;与乍看上去无限的(其实还是有限的)时空相比,它像一只朝生暮死的蜉蝣。 宇宙的荒芜是一个千真万确的事实,惨不忍睹。人们常常用美丽的幻影美化它,比如说星空看上去很美好很迷人,其实都是人的一厢情愿,宇宙并不领情。用不着去美化事实,它是什么样子就说它是什么样子好了,美化与否,于事无补。 生命之脆弱也是一个千真万确的事实,有时显得惨不忍睹。人们更爱用美丽的想象来美化生命,比如说生命很壮丽很辉煌,其实也是人的一厢情愿。古往今来亿万生命都已逝去了,并没有回来,也没留下什么痕迹。即使那些名垂青史的生命也成了史书上的一个个符号,是在世界这块大石头上的一道道浅浅的刻痕。因此,也用不着去美化生命,应当照它的原样来看待它。美化,也是于事无补的。 知道生命只是偶然之后,第一感觉就是无奈。人出生前和死亡后都不存在,那么人所拥有的就只有这几十年的时间。但是,也用不着像萨特那样因此就觉得恶心,这是一种太过强烈的不满和对生命的否定态度。应当在把生命的偶然性想透之后,在把生命之无意义想透之后,故意用一种快乐的肯定的态度来对付这种偶然性,肯定生命,珍爱生命,快乐地度过有生之年的每一天,把快乐的最大化和痛苦的最小化作为存在的目标。老老实实地活着,认认真真地活着,快快乐乐地活着,几十年之后就静静地消失在浩瀚的宇宙之中,消失得无影无踪。这就是所有人的宿命。不这样,还能怎样? 1. 当下年轻人,学业、就业压力剧增,学习的尽头是找一份体面的工作,上班也是一眼望到头,他们玩儿也玩不尽兴,睡也睡不踏实,在躺平和奋进之间不断挣扎,消耗自己,以至找不到生活的乐趣和意义。在这部作品中,李银河以朋友般的口吻贴近年轻人,讲述了她自己在人生不同阶段所面临的困惑、纠结、不安,她用自己的切身经历,用深刻且通透的文字,告诉当下的年轻人:生命本无意义,但我们要让这仅有一次的生命获得快乐和自由! 2.要让这仅有一次的生命底色是爱与自由! 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该如何过好这一生?李银河像一位忠厚长者般,表达了她对于爱、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思考,对亲密关系、对工作的理解,对人生自由的追求、对生命的体验和感悟,这些无疑都在启发年轻人:自由地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自由地去爱自己喜欢的人,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 3.生命的脆弱和无常,常常令人猝不及防,我们能做的就只有珍惜身边的一切! 本书中李银河以诚挚恳切的文字分享了她亲历的家人去世的故事。朋友、亲人、爱人无疑是这世上与自己最亲近之人,他们的离世带来巨大的悲痛,也不由让人感慨生命的无常和脆弱,这也启发人们:人生充满无数的未知,或是亲人的离世、或是朋友的疏离,我们能做的就是珍惜一切的一切。 4. 你的人生不应该被定义!去过辽阔丰盈的人生! 从校园到职场再到家庭,不论女性的角色身份如何的变换,女性也始终有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需要。她们越来越困在女儿,妻子妈妈的身份中而不是做她们自己,越来越被生活的琐碎所牵绊而不是过自己想要的生活,这本书可以帮助她们看到女性自我的价值,读懂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模式,变得更加开阔,让自己过上更加丰盈的生活。 5. 封面精致工艺设计,内文插入四色手绘作品,精心设计的李银河印签,让你的阅读更具纪念意义,更超值。 本书特别收入李银河养子壮壮的近20幅手绘作品,带来丰富的阅读感受。封面、书脊书名烫白,封面女孩做七彩uv,特别工艺设计,更凸显质感,也增加对于“爱与自由”的领悟,带来清凉舒心之感。精心设计的李银河印签,让你的阅读更加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