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北京
原售价: 24.00
折扣价: 14.70
折扣购买: 词学十讲/大家小书
ISBN: 9787200084665
龙榆生(1902—1966),名沐勋,又名龙七,别号忍寒居士。江西万载人。1928年起,先后任教于上海暨南大学、广州中山大学、南京中央大学及上海音乐学院等院校。一生致力于词学研究。曾主编《词学季刊》、《同声月刊》。著有《中国韵文史》、《词曲概论》、《唐宋词格律》、《唐宋名家词选》等。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 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 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白石道人歌曲·暗香》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 修竹。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 花幽独。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莫似春风,不管盈盈, 早与安排金屋。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等恁时、重觅幽香 ,已入小窗横幅。 ——《白石道人歌曲·疏影》 我们要了解这两首词的比兴所在,必得约略了解他所处的时代和他所 常往还的朋友是些什么人物。他在他所写的“自叙”里提到:“参政范公( 成大)以为翰墨人品皆似晋、宋之雅士。待制杨公(万里)以为于文无所不工 ,甚似陆天随(龟蒙)。于是为忘年交。”又说:“稼轩辛公(弃疾)深服其 长短句。”赏识他的才艺的名流是很多的。他慨叹着说:“嗟乎!四海之 内,知己者不为少矣,而未有能振之于窭困无聊之地者。”(周密《齐东野 语》卷十二引)他郁郁不得志,连个人的生活都得依靠亲友们的帮助。“士 为知己者死”,是我国长期封建社会制度下知识分子的常情。据夏承焘考 定,这两首词作于公元1191年(光宗绍熙二年辛亥)由合肥南归,寄住苏州 范成大的石湖别业时。距离他写《扬州慢》(孝宗淳熙三年丙申,公元1176 年),虽已有了十五年之久,而他在《扬州慢》和《凄凉犯》词中所描绘的 金兵进犯后江北~带的荒凉景象,该是不会轻易忘怀的。在他的朋友中, 如上面所举范成大、杨万里、辛弃疾等,又都是具有爱国思想的人,他虽 落拓江湖,又怎能不“系心君国”,慨然有用世之志?他写《暗香》、《 疏影》时,据夏承焘说,年龄还只三十七岁,正是才人志士还可以发愤有 为的时候。由于这些情况,他对范成大是该存有汲引上进的幻想的。张惠 言说:“时石湖(范成大)盖有隐遁之志,故作此二词以沮之。”又说:“ 首章言己尝有用世之志,今老无能,但望之石湖也。”他又在《疏影》下 注云:“此章*以二帝之愤发之,故有昭君之句。”(并见《词选》)夏承 焘说:“石湖此时六十六岁,已宦成身退,白石实少于石湖二十余岁,张 说误。”(夏著《姜白石词编年笺校》卷三)而邓廷桢著《双砚斋词话》评 说此词“乃为北庭后宫言之。” 我们试把张惠言、邓廷桢、郑文焯、夏承焘诸人的说法参互比较一下 。我觉得《暗香》“言己尝有用世之志”,这一点是对的。但“望之石湖 ”,却不是为了自己的“今老无能”,而是希望范能爱惜人才,设法加以 引荐。所以他一开始就致感于过去范氏对他的一些照护。“何逊”二句, 不是真个说的自己老了,而是致慨于久经沦落,生怕才华衰退,不能再有 作为,是自谦也是自伤的话头。“竹外疏花”.仍得将“冷香”袭人“瑶 席”,是说自己的憔悴形骸,还有接近有力援引者的机会,又不免激起联 翩浮想,寄希望于石湖。过片再致慨于士气消沉,人才寥落,造成南宋半 壁江山的颓势。“寄与”二句是借用陆凯寄范哗“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 春”的诗意,个人想要一抒忠悃,犯寒生“春”,争奈雨雪载途,微情难 达。“翠尊”二句亦感于石湖业经退隐,未必*有汲引的可能,亦惟有相 对无言,黯然留作永念而已。“长记”二语,可能在范得居权要时有过邀 集群贤暗图大举的私议。“西湖”是南宋首都所在,这一句是有些“漏泄 **”的。曾几何时?“又片片、吹尽也”!后缘难再,亦只有饮泣吞声 而已!P168-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