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信
原售价: 49.00
折扣价: 31.90
折扣购买: 信托的逻辑(中国信托公司做什么)
ISBN: 9787521709759
生于1969年,高级经济师,北京大学国际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课程工商管理硕士、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系经济学学士。于1995年加入中信信托,现任公司党委委员、常务副总经理,任中国政法大学兼职教授、中国信托业协会行业发展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生于1980年,教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学博士后,于2012年加入中信集团,现任中信信托金融实验室负责人、中国国际经济咨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博士后工作站执行站长,任中国信托业协会特约研究员、中国改革发展基金会专家。;.;生于1984年,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托法、金融法,现就职于中信信托,先后在董事会监事会办公室、投贷管理部任职,并任中国政法大学中国国际银行法律与实务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生于1989年,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学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托投融资实务、宏观经济分析,曾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社科基金、 课题研究并获中国博士后基金资助,现就职于中信信托。
自 序 在各个国家,在它们的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信托制度与金融或非金融的各个领域相结合,催生了各种各样的产品和服务。在中国,信托制度与信托公司这一主体相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业态。 中国信托公司做什么?这是国内的金融同行、各界朋友,关注中国经济的海外人士都想了解的问题。即使中国信托公司的从业人员,在埋头工作之余,也希望从理性的视角来重新认识自己所从事的行业。 与此相关的研究其实已经不少,有的探讨信托的法理、信托的基本理论,有的专注于技术性的业务操作,有的谈信托公司的转型与发展。本书的定位,是在这些内容之间架设连接的桥梁。我们既不会停留于理论的探讨,也不会深入业务的细节,而是在宏观和微观之间,在原理和实务之间,寻找连接的路线图,最终清晰、系统地呈现中国信托公司业务的全貌和商业逻辑。 本书的价值和贡献,可能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关于“信托”一词的解读。信托在不同情景下,有不同的含义,它指的可能是信托制度、信义义务、信托公司、信托产品或者信托业务。只有厘清这几个相互交织的概念,才能准确认知中国信托行业。中国信托公司的业务,是舶来的信托理念、制度与中国本土的市场经济、金融监管合流的产物。信托业务、信托产品所谓的一些特点,并不见得是天生固有的,它可能是信托制度特性的反映,可能是信托公司主体功能的表现,也可能是信托行业监管的结果。 二是关于“做什么”的诠释。我们始终坚持一个基本逻辑,那就是从资产管理的商业视角,而非法律或别的视角来看待信托业务。信托业务是“信托关系+ 资产管理服务”的概念,信托关系只是基础法律关系,信托公司在信托关系上附加各种不同的资产管理服务,才构成信托业务。而附加的部分才是信托业务最为核心的内容。以这样的视角去看形形色色的信托业务品种,我们会发现,有的同名却异质,有的异名却同质,有的重要却无名,有的有名却不正,所以我们需要去梳理、正名、归类,其中必然会去澄清一些误解或者偏见。 三是关于中国信托公司可能的方向的探讨。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始终立足于中国信托公司近20 年来的实践,尊重市场,尊重交易;同时也有反思,反思其不合理、不完善的一面,并借鉴海外金融服务的成功实践经验、发展规律,结合中国经济社会对特色金融的需求,展望信托公司业务“可能有的样子”。我们希望本书的讨论不只停留在现实层面,而更具有方向性、引领性。 最后,所有的认识和思考都根植于实践。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在书中所扮演的,更多是记录者的角色。本书的形成,离不开我们的主队——中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信信托”)。正是中信信托品类众多、不断创新的业务实践给了本书最丰富的素材、最精彩的样本;正是身边人坚持不懈的求索、探寻,不断革新我们的认知,启迪我们的思考。在这里,我们向中信信托近20 年来的四位董事长常振明、居伟民、蒲坚、陈一松,以及总经理姚海星、李子民等高级管理人员致敬!正是他们带领着我们,在中国信托公司的创新发展、在信托中国化的道路上一路前行。 祝中国信托公司越来越好! 第一章 信托是什么 对中国老百姓来说,“信托”是个新词,进入人们的视野不过二三十年。大家对信托的了解,更多的是从信托公司、信托产品开始的,习惯于将它与银行、保险、证券等相提并论。 实际上“信托”这个词,在不同的情景下有不同的含义。一是信托法律制度,这是从法律层面来理解信托,这也是信托本来的含义。二是信托公司,指的是经营营业信托、持有金融许可证的金融机构,是运用信托法律关系开展业务的机构。 三是信托产品,即信托受益权、信托单位,指向具体的金融品种。四是信托业务,即信托项目(集合性的,又称信托计划),指的是业务形态、商业模式。 信托公司做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从上面几个相互交织的概念说起。 1.这本书是大众了解信托的切口 信托是什么? 信托为什么被当作“一种精心设计的礼物”? 中国的信托公司在做什么? 为什么说信托公司是综合金融服务的提供商? 信托业的未来方向是什么? 作者以专业视角悉心解读信托相关的概念,将视野放大到海外整个资产管理行业,让读者理解信托公司具体在做什么,它如何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更为商业化、市场化的投融资渠道。如今,信托已不仅是“一种精心设计的礼物”,它还会为我们带来更多种可能。 2.名家推荐 法学家、《信托法》起草小组组长江平 全国人大原常委、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 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中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首任董事长常振明 倾力推荐 3.回应信托业界实践难题,清晰构建行业发展逻辑,探索中国信托公司的未来方向 这本书展现了中国信托公司的全貌和商业逻辑,是信托业从业者多年的理论与实践经验总结。作者较早提出中国信托公司的四大类业务格局,部分概念已被信托监管部门采纳。书中详细阐述了这一业务格局分类背后的逻辑,构建了一套自洽的中国信托公司理论体系。 4.正本清源,理性思辨;不本位,不空谈,不盲从;从业情怀,匠心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