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泊桑短篇小说精选/中外名著榜中榜

莫泊桑短篇小说精选/中外名著榜中榜
作者: (法)莫泊桑|译者:柳鸣九//桂裕芳
出版社: 光明日报
原售价: 10.00
折扣价: 7.50
折扣购买: 莫泊桑短篇小说精选/中外名著榜中榜
ISBN: 9787802064782

作者简介

桂裕芳(右),女,1930年生于武汉,1949至1952年就读于清华大学外文系,195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外语系,1953至1997年先后任北京大学教员、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法国语言文学教学研究与翻译工作。曾多次在法国、西班牙、安道尔进行讲学及学术活动。主要译作有:《变》、《莫理亚克小说选》、《追忆似水年华》(第二卷第一部分),翻译萨洛特、纪德、萨特、都德等法国著名作家作品多篇。 莫泊桑(1850-1893)法国作家,他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有“世界短篇小说巨匠”的美称。他擅长从平凡琐碎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义的片断,以小见大地概括出生活的真实。他的短篇小说侧重摹写人情世态,构思布局别具匠心,细节描写、人物语言和故事结尾均有独到之处。莫泊桑创作了包括《羊脂球》、《一家人》、《我的叔叔于勒》、《项链》等在内的一大批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的短篇佳作。 柳鸣九,我国著名学者、理论批评家、翻译家、散文家。一九三四年生,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研究员、教授,历任中国法国文学研究会会长、名誉会长。学术专著有:三卷本《法国文学史》(主编、主要撰写者)、《走近雨果》等三种;评论文集有:《理史集》、《从选择到反抗》等十种;散文集有:《巴黎散记》、《翰林院内外》等五种;翻译与编选有:《雨果文学论文选》、《莫泊桑短篇小说选》、《磨坊文札》、《局外人》、《萨特研究》、《法国心理小说名著选》等二十余种;主编项目有:《西方文艺思潮论丛》(七辑)、《法国二十世纪文学丛书》(七十种)等二十种,其中有四项获国家级图书奖。二000年被法国巴黎大学正式选定为博士论文专题对象。二00六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终身荣誉学部委员”称号。

内容简介

一连数目,败军残部乱哄哄地从城里穿过。这哪里还像军队,简直 就是一群零乱不堪的散兵游勇。一个个胡子拉茬,脏乎乎的,军服破破 烂烂,既无军旗,又无番号,拖着沉重的步子往前走。他们都显得垂头 丧气,精疲力竭,而且脑子也麻木了,不能思维,没有主意,仅凭简单 的惯性,机械地移动脚步,只要一停下来,就会因为太累而倒在地上。 看起来,这些被征入伍的,大多数本来都是生性平和、与世无争、安分 度日的年金领取者,而今一个个被枪支压得腰弯背驼;另外还有一些年 轻力壮的国民别动队队员,他们容易激昂慷慨,也容易惊慌失措,随时 准备冲锋陷阵,也随时准备仓皇逃命;同时还零星夹杂着穿红色军裤的 士兵,他们是不久前在一次大战役中被击垮的某师团的残余;也有一些 穿深色军装的炮兵,同形形色色的步兵并列往前走;偶尔,还有个把头 戴闪亮军盔的龙骑兵,拖着沉重的步子,跟着负荷较轻、走路较为轻快 的步兵,显得格外吃力。 随后,一批批游击队员也穿城而过,每队都有一个英勇神武的称 号,诸如“报仇雪耻军”、“公民掘墓团”、“英烈敢死队”,等等,但他 们的神情作态却像是土匪。 这些游击队的长官,过去都是布商、粮商、油脂商、肥皂商之类的 生意人,时势造英雄,凭着有钱或蓄了长长的唇髭,就被任命为军官。 且看他们全身披着法兰绒军装,佩戴军衔,说起话来声音洪亮,老见他 们在讨论作战方案,出言不凡,自称法兰西的胜败存亡全系于他们的肩 上。但他们对自己手下的士兵却心存畏惧,这些兵痞本来就是偷鸡摸狗 之徒,勇起来命都可豁出去,但抢掠奸淫,无所不为。 有传闻说,普鲁士军队很快就要占领鲁昂城了。 两个月以来,本地的国民自卫军一直在城郊附近的树林里,小心翼 翼地侦察敌人的动静,有时还神经过敏地误击自己的哨兵,有时荆棘丛 里有一只小兔稍动一下,他们就准备浴血奋战。可是,普军即将攻占的 消息一传来,他们就纷纷逃回家了。他们的军服、枪械、装备,所有这 些威风凛凛、杀气腾腾的行头,原来还可以用来吓唬方圆三法里之内的 路碑的,现在都不翼而飞,丢失不见了。 最后一批法国正规军总算渡过了塞纳河,准备从圣塞威尔与阿夏尔 镇方向退守奥德梅桥。殿后的是一位将军,他由两名副将陪伴左右,也 是徒步前行。他神情沮丧,率领着这支残兵,实在无力回天,一个善于 征战、攻无不克的民族,竟然惨遭大败,全线崩溃,他本人陷身其中, 岂能不沮丧懊恼。 法军既撤,随后城中便是一片沉寂,在静悄悄而又惶惶不安的气氛 中,人们在等着将要降临的事。许多大腹便便的生意人,早已在商场上 磨尽了男子汉的气概,正惴惴不安地等候占领者的来到,但一想到普鲁 士人也许会把店里的烤肉铁扦与切菜刀误认为是武器,便胆战心惊了。 生活似乎停顿了。商店都关门停业,街上寂无人声。偶尔,有个把 居民上街,也被这种沉寂吓了一跳,旋即沿墙根匆匆离去。 等待所引起的焦虑不安,反而使人盼望敌军早日进驻。 就在法军撤离后的第二天下午,不知从何处冒出来几个普鲁士轻骑 兵,疾速穿城而过。没过多久,从圣卡特琳山坡上来了黑压压的一大片 人马,与此同时,从通往达尔内塔尔与布瓦纪约姆的两条大道上,另有 两大股侵略军潮水般地涌现出来。这三支大军的先头部队,恰好同时在 市政府广场上会合。随后,德军大部队就开到,从周围的大街小巷里鱼 贯而出,一营营排列整齐,迈着沉重而有节奏的步伐,踏得石板路面嘎 嘎作响。 一种陌生而喉音很重的口令声,沿着那些看似空荡而死寂的房舍升 起。其实,此时在那些紧闭着的百叶窗后,正有无数双眼睛紧盯着进驻 的胜利者:他们成为了这座城市的主人,可以根据“战时法”任意处 置全城人的生命财产。居民们躲在自家昏暗的房间里,惶恐不安,胆战 心惊,如同遇到了洪水泛滥与强烈地震,任凭有什么智慧与能耐,都无 能为力。诚然,每逢事物的秩序被打乱,安全不复存在,人类的法律与 自然的法则所保护的一切,遭到某种疯狂凶残力量的摆布时,人们都会 产生这种惶恐感、战栗感。大地震将一个地方所有的人都压死在倒塌的 房屋之下,泛滥的洪水冲走了被淹死的农民与耕牛以及房屋的梁木;同 样,打了胜仗的军队就要屠杀继续自卫的人,要押走俘虏,要以战刀的 名义进行掠夺,要用大炮的轰鸣向上苍表示感恩,所有这些可怕的灾难 埋葬了我们对永恒正义的信念,使我们不再像有人教导的那样,去信赖 上天的保佑与人类的理性。 在每家每户的门口,都有人数不多的德军小分队在敲门,接着,他 们就进入屋内。这就是入侵之后的占领。战败者的义务由此开始,招待 战胜者,当然必须和颜悦色,温良恭顺。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