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华夏
原售价: 69.00
折扣价: 43.50
折扣购买: 论古今学问
ISBN: 9787522201238
作者简介 威廉·坦普尔爵士(Sir William Temple,1628—1699),出身于伦敦的英国文人、资深政治家,洛克的同时代人,乔纳森·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作者)的老师,十七岁入剑桥大学伊曼纽尔学院,其时英国政治动荡,坦普尔爵士十九岁时离开英国,广泛游历欧洲,后寓居爱尔兰,拒任篡位者克伦威尔朝中职务。王政复辟后,坦普尔爵士当选爱尔兰国会议员,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长期作为英国大使与欧洲多国斡旋,缔结和平或战争的盟约。后来也许是厌倦了英国自伊丽莎白王朝以来所有政策都频频发生变动,即便在大使职位上勤勉敬业多年奔走,却未能如愿为国家做出最大的贡献,诸多挫败之后,坦普尔爵士最终向英王提出请求,希望像英国其他良民一样度过余生,再不问政事。坦普尔爵士从此蛰居于自己的庄园,纵情于阅读和写作更兼园艺,时有贤哲与贵人来访,并与英王及后来的詹姆士二世保持着长期的世外之谊,直至去世。 译者简介 李春长,文学博士(中山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主要研究英美文学、比较文学和翻译,在美国诗人庞德研究方面有一定的创新。曾在《外国文学》、《中山大学学报》《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江西社会科学》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十几篇;翻译《论古人的智慧》(2006)、《图书馆里的古今之战》(2015)等3 部,译文十余篇,总计70余万字;出版专著《庞德乌托邦思想研究》(2015);主持完成国家社科项目“庞德《诗章》的主题思想研究”(08CWW002)与江西省社科项目“英国中世纪诗歌溯源与影响研究”(08WX60)等课题。目前主持国家社科项目“斯威夫特与古今之争研究”(16BWW051)及两项省级教改课题。
坦普尔爵士生逢英国内政与外事的动荡,文人从政,后因厌倦英国多年来政策的频繁更改,无力为祖国力挽狂澜、更多作为,隐退江湖,想必他写下的文字饱含了他对政治与人世普遍境况的智慧思考。身处当今之世的我们,可借以反思我们所正在经历的内外变化,做一参照,究其根本,判明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