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可夫斯基传(附光盘)/欧洲音乐家传记系列

柴可夫斯基传(附光盘)/欧洲音乐家传记系列
作者: (英)杰里米·西普曼|译者:汪璧辉
出版社: 湖南文艺
原售价: 42.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柴可夫斯基传(附光盘)/欧洲音乐家传记系列
ISBN: 9787540477004

作者简介

杰里米·西普曼,是世界**作家、音乐家、教师、播音员、《钢琴》杂志编辑,曾为广大杂志和工具书如《新政治家》(The New State**an)、《音乐时代》(The Musical Times)、《留声机》(Gramophone)、《BBC音乐杂志》(BBC Music Magazine)和《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词典》(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等撰写文章、评论和采访,其中部分整理成书出版(牛津大学出版社、罗布森出版社)。他曾撰写《肖邦传》《勃拉姆斯传》《莫扎特传》,广*好评;还写过两本关于钢琴历史的文献。

内容简介

柴可夫斯基自小就喜欢去剧院,如**之蜂。他 尤其喜爱芭蕾,这也不出意料。舞蹈不仅是俄国主流 文化传统,而且是柴可夫斯基艺术生命的基本元素。 他的创作*早始于九岁,以舞曲为主,喜欢在家人和 朋友跳舞时为他们钢琴伴奏。无论形式抑或内涵,舞 蹈元素自始至终(*后一次是*后一部交响曲中的} 拍华尔兹舞)是其自创曲目的重要部分。他惊叹并陶 醉于人类极具表现力的动作,尤其是女性。他向莫杰 斯特赞美德西蕾·阿尔托时首先便会说她“身姿曼妙 ,举止优雅”,他自己则成为女舞蹈家模仿王。所以 ,几乎可以预见,他一定会成为一名**的芭蕾舞剧 作曲家。**出人意料的是,这一刻迟迟才到。 同样,他早期对歌剧或音乐的体悟——在剧院、 在家里(得益于家里的奥开斯特里翁琴)、在音乐厅 ——虽未在内心留下根深蒂固的印记,却对他的发展 构成影响。他曾对一位质疑其戏剧作品的人说:“拒 *写歌剧的人是英雄,在我们这个年代唯有约翰内斯 ·勃拉姆斯。我不是这种英雄,无法抗拒那璀璨的舞 台。”然而,除了光彩夺目和勾魂摄魄,歌剧还有一 些实用的优点。对此,柴可夫斯基洞若观火,曾如此 说道: 舞台常常麻痹作曲家的音乐神经,所以,交响乐 和室内乐通常远胜歌剧音乐。但我并未囿于交响曲或 奏呜曲;反而发现歌剧与众不同的一面:我们可以借 演员的歌声说话,而且机会*多。一个演出季,一部 歌剧可能上演40次,而一部交响曲可能10年才上演1 次。 柴可夫斯基的首部歌剧具有明显的民族主义色彩 ,为随后三部歌剧奠定了基调。(因此,即使是俄国 主题,他的手法依旧*多元化。)《司令官》完成于 1868年,是一部民族主义歌剧(正如**部具有划时 代意义的民族主义歌剧——格林卡的《鲁斯兰与柳德 米拉》),题材取自亚历山大的同名戏剧,本应由柴 可夫斯基与比他年长许多的剧作家朋友亚历山大·奥 斯特罗夫斯基合作完成,但*终剧本由柴可夫斯基本 人独自创作而成。音乐美妙*伦,与其早期作品一样 散发着浓厚民族风格。同时,自这部作品开始,柴可 夫斯基许多作品首演的遭遇都一样:公众赞誉,评论 家却抨击。其中有人批评说,这部作品“毫无俄国特 色,没有一丁点俄国民族元素”。这种评论虽错误荒 谬,但必然打击柴可夫斯基。他毁了乐谱——但是, 在此之前,*好的部分得以保存,后来还派上了新用 场。他永远不会抛弃自己的*爱。 柴可夫斯基随后尝试的两部作品(1869年的《温 丁妮》和《醉仙桃》)都流产了。所以,1872年的《 禁卫兵》是柴可夫斯基现存*完整的**部歌剧,但 其重要性并非**于此。它让我们看到,柴可夫斯基 固执坚守着他认定的真正的美好之处:作品中*美的 音乐无论在何种场合以何种形式呈现,几乎均借自《 司令官》;其中有一处,他还采用了1868年失败的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