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上海译文
原售价: 89.00
折扣价: 56.10
折扣购买: 钢琴课
ISBN: 9787532795918
"【作者简介】:伊恩?麦克尤恩,1948年生,英国当代著名作家。1976年以处女作短篇小说集《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成名,获当年毛姆奖。此后《阿姆斯特丹》获布克奖,《时间中的孩子》获惠特布莱德奖,获全美书评人协会奖的《赎罪》更是被《时代周刊》《观察家》等评为“百部杰出英语小说”,同名电影获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提名、金球奖最佳剧情片奖。随着主流文学圈的高度评价、图书市场可观的销售记录,麦克尤恩已经被公认为英国的“国民作家”,他的名字已经成为当今英语文坛上“奇迹”的同义词。 在文学创作中凸显现实关注是麦克尤恩近年来创作的一大倾向,对社会热点话题的关注和讨论时常折射于其作品之中,例如人工智能题材小说《我这样的机器》、反映英国“脱欧”困局的中篇《蟑螂》等。多年来,麦克尤恩笔耕不辍,紧密关注时代热点,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力。2022年,麦克尤恩推出自传体小说《钢琴课》。"
"【书摘】:1. …… 在拉丁文和法文课上,他学到了时态。过去、现在、将来,时态一直在那儿,以前他没意识到语言会切分时间。现在他知道了。钢琴老师是用现在进行时来掌控不久的未来。“现在,你直挺挺地坐好,下巴抬起来。现在,你把肘部放好,角度要正确。手指准备好,略微弯曲。现在你放松手腕。现在你眼睛直视乐谱。” 他也知道什么叫正确的角度。时态、角度、如何拼写进行时。这就是现实世界,父亲送他到这儿来,让他与母亲相隔两千英里,就是为了学习这些。这就是成人要关心的东西,成千上 万、数不胜数,一件一件都会成为他的事情。拉丁文课结束,他气喘吁吁地赶过来,没有迟到。钢琴老师质问他这个星期练习的情况。他撒了谎。于是她靠近了一点儿。香水味儿将他包围。上周她在他腿上掐出来的印记已经消退,究竟发生了什么,他的记忆已经不太清晰了。但是,如果她还想弄疼他,他会毫不犹豫从房间里跑出去,一刻也不停留。他说上个星期练了三小时,撒谎时他胸中有股力量,有种兴奋感在窃窃私语。实际上,他根本没练,连三分钟都没有。以前他从没骗过女人。他对父亲撒过谎,他怕父亲,不撒谎会有麻烦,但他跟母亲总是讲真话。 老师小声清了清嗓子,这说明她相信了。不过,也可能不是这个意思。 她轻声说:“很好。开始吧。” 那本大而薄的书打开了,放在正中央,里面是供初学者练习的简单曲子。他第一次注意到,那条折缝里还有三枚订书钉,将书页固定在一起。那三枚订书钉总不用弹吧——这个傻念头让他差点儿笑了出来。环形的高音谱号立着,神情严肃;低音谱号则蜷缩着,像他生物书上兔子的胚胎。黑色的音符,还有醒目的白色音符,你按键的时间要长一些,这本卷了角、脏兮兮的跨页小书,是专门属于他的惩罚。现在,在他看来,里面的东西一点儿也不亲切,甚至都谈不上友善。 他开始了,第一个音的音高是第二个的两倍。他小心翼翼地弹第三个、第四个,速度慢慢快了起来。开始是小心,随后感觉像是偷窃。课下没有练习,倒让他无所顾忌。他弹奏一个个音符,双手并用,却不理会用铅笔标注的指法。他不用去回想任何东西,只要按照正确的顺序按下琴键。那个经常出错的地方突如其来,但他左手的大拇指忘了按键,等他想起来已经来不及了,他早已过关,到了另外一边,正在树林上方的平地上大步向前,这儿光线明亮,空间开阔,过了好一阵子,他隐隐然察觉到了一首旋律,悬在他稳步迈进的音符上方,像个笑话。 听从指令,每秒两下,也许三下,占据了他所有的注意力。他忘了自己,甚至忘了她。时间和空间都溶解了。钢琴消失了,一起消失的还有存在本身。最后,他仿佛从梦中惊醒,发现自己双手正弹着一段轻松自如的开放和弦。但他并没有遵循乐谱上短音符号的提示,将双手拿开。那和弦在这空荡荡的小屋中回荡良久,渐至于无。 他没有停下来,虽然他感觉到她把手放在他头上,直到她使劲往下按,将他的脸转到她面前。从她的表情上,他无法判断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她轻声说道:“你……” 这时候,他才将双手从琴键上拿下来。 “你这个小……” 通过某个复杂的动作,她矮下身来、歪过脑袋,这样她的脸划了个弧线,突然到了他面前,同时她的嘴巴吻了过来,结结实实落在他的嘴唇上,柔软而持久。他没有抗拒,也没有迎 合。事情发生了,他就让它发生,在持续的过程中,他什么感觉也没有。后来,他独自一人,一遍又一遍激活、再现、温习这一时刻,才意识到这是多么重要。在此过程中,她的唇贴着他的唇,他就麻木地等着这一刻过去。后来,有什么东西突然干扰了一下,就结束了。一个路过的人影,或者某个移动的东西,从高窗上一闪而过。两人眼角的余光都看到或察觉到了。那是一张脸吗,转头侧目表示批评?但是,透过那扇小小的方形窗户,他们只看到了一片形状不规则的云和几块浅蓝色的冬日天空。他知道,从外面看,窗户是很高的,连个子最高的成年人都够不着。是只鸟,很可能是老马厩的鸽舍里飞来了一只鸽子。但老师和学生已内疚地分开,他虽然不懂,也知道现在一个共同的秘密已将两人联系在一起。空窗户粗鲁地招来了外面的人类世界。他也知道,这时候如果用手擦嘴,去减轻嘴唇上又干又湿、针扎一般的 感觉,那肯定是很不礼貌的。 她把脸转回来,凝视着他的眼睛,声音平和而镇定,表明她对外部世界的窥探毫不在意。这次她说话声音柔和,用的是将来时态,她用这种时态让现在显得合理。此刻就是这样。只是他以前没听她说过这么多话。 “罗兰,过两个星期,有半天的假。是个周五。我要你仔细听好。你会骑上你的自行车,到我住的村子来。厄沃顿。从霍尔布鲁克过来,过了酒吧就是,在右手边,有一扇绿色的门。你将按时来吃午饭。明白吗?” 他点点头,实际上什么也不明白。他本来能在学校吃午饭,却要骑自行车,穿过狭窄的胡同和田间的小路,横跨整个半岛,到她家去吃午饭,这让他感到疑惑。一切都让他感到疑惑。与此同时,尽管他感到疑惑不解,或者说正是因为他感到疑惑不解,他才渴望一个人待着,把这个吻好好思考、感受一番。 “我会给你寄张卡片,提醒你。从现在开始,你跟克莱尔先生上课。不跟我上了。我会跟他说,你进步非常大。好了,小伙子,我们来弹大调音阶和小调音阶,升两个半音。” ……" "【编辑推荐】: ★英国国宝级作家麦克尤恩最新自传体小说,虚构与现实呼应,映射作者一生传奇经历。 ★ 一个个平凡真实的女性,构成一组生动的女性群像:不同时代下女性的觉醒之路都充满了崎岖坎坷。 ★每个人都是历史的参与者,一段段鲜活的个体叙事谱写了一部断代史。 《钢琴课》是英国国宝级作家伊恩·麦克尤恩的最新自传体小说,是一部总结其一生的重要作品,被誉为“自《赎罪》以来的zui佳回归之作”。故事时间跨度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到新冠疫情时期,涉及20世纪诸多重大历史事件,同时也映射了作者各个阶段的人生经历,在虚构与现实之间形成了微妙呼应。小说中一个个平凡鲜活的女性,构成了一组动人的女性群像,折射出不同年代下女性的成长觉醒之路无不充满崎岖坎坷。通过一段段鲜活的个体叙事,麦克尤恩谱写了一部断代史。《钢琴课》入选《纽约时报》年度畅销书、《纽约客》必读推荐、《VOGUE》《BOOKPAGE》“年度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