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且况且况(李长声自选集)(精)

况且况且况(李长声自选集)(精)
作者: 李长声
出版社: 上海交大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8.30
折扣购买: 况且况且况(李长声自选集)(精)
ISBN: 9787313173515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粹 东京隅田川边上建起一座自立式电波塔,高634 米,超过广州电视塔,成为世界**高度。大白天望 去确然有横空出世之感,四周的老街区*显得低矮陈 旧,不论设计者怎么说它融入旧风景,也像是恐龙立 *群。*本有一句谚语:女人在笠下看,远处看,夜 里看,什么人眼里都能出西施。果然,万物被夜色尽 掩,惟塔身通明,真的很好看。 灯光照明有两色,**映紫**蓝,交替演出。 紫,叫作“江户紫”,仿佛给塔身披一件和服,表现 的是“雅”;蓝是隅田川一江春水的蓝,表现“粹” 。 江户时代(1603—1867)可算是天下太平,士农工 商,武士是领导阶级,重视形式与礼仪,而农工商为 庶民,居住在市镇上的一部分工商先富起来,追求享 乐,活得很现世。也想像朝廷贵族或幕府武士那样活 ,执掌国柄的幕府就颁布禁止**令,不许庶民穿红 戴紫,只能穿不惹眼的茶、黑、灰。当时染色业勃兴 ,染出来各种颜色,类别数同超过三百,简直像一场 颜色大众化运动。民众所憧憬的美的典型是**们的 服饰,当红艺人和******流行色。颜色命名多 是用植物,也有用人名。譬如“路考茶”,取自歌舞 伎男旦“路考”,浮世绘师铃木春信也常用来画美女 衣裳,不仅流行于江户,也波及京阪(京都大阪)。有 人嘲笑这种发黄的暗褐色像马粪。还有用地名的,如 江户紫,用神田川的水染成,是江户的一个骄傲。所 谓“四十八茶一百鼠”,全部颜色中三分之一属于茶 色和鼠色。庶民衣裳的粹,**是黑,次之为茶色( 褐色)系,以及鼠色(灰色)系。这些颜色也产生一种 “涩味”,电影里的高仓健就总是一脸的这种苦涩。 如同“物之哀”、“寂”等,粹也是*本的审美 意识之一。这些词语看似明白,却早已被**诠释成 *本文化的了,中国人有时*不解或误解*本,往往 就由于望文生义。喜田川守贞的《近世风物志》记载 :京阪把坊间赶时髦叫粹,其人叫粹者;江户叫意气 ,其人叫通人。拿花打比方,牡丹艳丽,樱花优美, 粹与意气是梅花,而京阪的粹为红梅,江户的意气为 白梅。就是说,意气比粹淡泊利落。粹、通、意气, 三个词同义。18世纪过半,京阪文化式微,江户变成 文艺中心,也叫起粹来,表示一种庶民的美感。 粹源于**巷。所谓通,是玩家通晓**巷的习 俗、教养,意气则是艺妓及**不拘旧规,为人飒爽 ,譬如江户的深川艺妓,脸上淡妆,脚上不袜,艺名 、说话像男人,意气风发。**巷和戏剧舞台培养、 磨砺了美感,逛不起**、进不起戏院的人借助浮世 绘和通俗小说赶时髦。游乐的趣味在庶民生活中逐渐 形成粹这一特殊的美的生活理念,会玩,老于世故, 通晓人情的机微。我们总觉得*本人色了吧唧,那就 是他们露出了文化底色。 哲学家九鬼周造有一本《“粹”的结构》,1930 年出版,像《武士道》《茶书》一样极力发现并张扬 *本美。此书虽然是*文的,但写于巴黎。西方各国 语言里没有能**跟*语的粹相对应的词语,引发他 探究起本民族文化传统的特征,开一字论定*本的方 法论先河,“甘”“缩”“纵”云云不*于后。他说 :“‘粹’,是东方文化的,不,大和民族特殊存在 样态的显著的自我表明之一。”粹的结构被解析为“ 对异性的媚态”,以及来自武士道的“意气”和来自 佛教的“达观”。 粹是生活美。三四十年前我这个东北人平生头一 次进北京,被看大门的老头儿一声断喝:问事儿要叫 您。如今想来那就是北京的粹。汪曾祺认识一个在国 子监当过差的老人,他说“北京的熬白菜也比别处好 吃。五味神在北京”,拿到东京说,这就是粹。太宰 治喜欢吃烤串喝酒,撒上很多山椒粉,说“这就是江 户子的粹”。他不是江户子,身上流着外地“土农民 ”的血。芥川龙之介是地道东京人,所谓江户子,与 人聚饮,人家要AA制,他大摇其头:不要那样无粹啦 。荞麦面蘸调料汁吃,汁装在叫“猪口”的圆柱形杯 子里,用筷子挑起长长的面条,略微蘸一蘸,使劲儿 往嗓子眼里吸,滋溜滋溜作响,津津有味。这是江户 人的粹,在京阪属于没教养。又有一句谚语:江户人 没有隔夜钱;千金散尽,不管还复来不来,做派粹得 很。莫非现今东京人大都来自外地,度*维艰,我从 未遇上这么粹的人。(P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