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央编译
原售价: 23.80
折扣价: 17.14
折扣购买: 学会合作(青少年合作学习指南)/素质教育丛书
ISBN: 9787801097392
曾琦,博士,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组成员,“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项目组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心理学、合作学习及教师教育,目前主持着三项省部级课题和多项横向研究项目。曾获1996年北京心理学会青年估必论文一等奖,2000-2003年度北京师范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及社会科学应用研究论文奖”、2003年北京师范大学第六届励耘优秀青年教师奖等。自1999年起开始从事合作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已为1000多名近30所学校的教师举行过讲座,还对北京10所小学的领导和教师进行了有关培训,新颖的培训方式与培训内容深受广大教师的喜爱。
在认识“合作要素”的第四段行程中,我们一一结识了确保小组活动成 为形神兼备的合作学习并发挥其真正价值的六大要素:正相互依赖、个人责 任、混合编组、社交技能、小组自评和教师协助。 在掌握“合作方法”的第五段行程中,我们认识了几种在实践中行之有 效的合作学习方法,对每一种合作学习方法的来历、特点、适用条件及基本 步骤都有了整体的认识。 一路走来,虽然风光主要集中在“学习领域”中的合作(尤其是第三、 第四、第五篇),但是,在此,我却要再次郑重地重复我在前言中的话语: 将合作从学习领域扩展到生活领域,以提醒各位将合作“生活化”。我们从 书中已经了解到,合作学习中出现误区的主要原因是背离了合作的基本要素 ,而各种行之有效的合作学习方法乃是对合作要素的灵活运用与创造,也就 是说把握了合作的要素才能享有真正意义上的合作,所以,下面我们将以合 作要素为例,进行一次“拓展训练”,帮助大家将合作学习中的合作要领迁 移到日常的交往和生活中。 在合作学习的六大要素(正相互依赖、个人责任、混合编组、社交技能 、小组自评和教师协助)中,显而易见,“社交技能”要素不仅对建立和维 护合作学习是必要的,对于生活中的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在生活中之 所以不能有效地合作,缺乏社交技能是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倾听”、“ 有礼貌地表示异议”……这些社交技能看起来似乎微不足道,但在我们的社 会交往中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合作学习小组无法接纳一个不会倾听的 个体,同样在生活中我们也不愿与这样的人交往。所以,为了生活中的合作 ,我们也必须重视“社交技能”的培养,并且可以参照书中的建议来完善自 己的社交技能。 合作学习中的正相互依赖和个人责任要素迁移到生活中就意味着合作不 等于依赖,在合作中要乐于帮助别人、勇于承担责任。国际交往强调“平等 互惠”,商业合作强调“双赢”原则,同理,在生活中人与人的交往也需要 平等互利。扪心自问,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我们自己是否能够容忍对方只是 一味向我们索要关心、支持、理解、同情与帮助,却从不给予我们关心、支 持、理解、同情与帮助?既然我们自己做不到,当然也就没有理由要求别人 如此纵容我们。所以说“自立、助人”也是我们人际交往中的合作要素。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把合作学习中的“混合编组”要素转译为能够理解 并欣赏人类的多样性,乐于与不同的人在交往中求同存异。常言道:物以类 聚,人以群分。我们比较愿意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来往,对于那些在认 识观点、生活方式,甚至外貌特点上与我们不同的人,我们往往容易形成偏 见,或蔑视或排斥,在交往中总试图改造对方,而不能和平共处。其实,在 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人类已经为这种褊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其中比较典型 的例证就是在殖民主义思想影响下西方文明对其他一些原始文明的入侵,导 致这些古老文明的消亡或异化,从而使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受到侵害。在日趋 多元化的现实社会中,不容异己,就像眼里容不得沙粒一般的交往态度已经 是过时而有害的,对于多样性的宽容以及善于与不同人求大同存小异才是我 们应有的交往态度和交往策略。 至于合作学习中的“小组自评”要素,其实质就是强调合作小组必须定 期地评价小组成员共同活动的情况,以促进小组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在小组 自评中,成员的沟通与反思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对于我们日常的合作交往 来说,与“小组自评”相对应的要素就是“沟通与反思”。误解是合作的大 敌,沟通则是消除误解的有力武器。沟通不仅能够增进了解,还丰富了我们 向他人学习合作经验的机会。而“反思”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理解 他人,为有效沟通奠定良好的基础。所谓“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正是“反 思与沟通”的具体体现,也是我们与他人建立并巩固良好合作关系的基本行 为准则。P178-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