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广东经济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0.20
折扣购买: 老子的人生智慧(精)/罗浮山国学院藏书系列
ISBN: 9787545445398
曾仕强,中国式管理之父,当今中国极具影响力的管理大师与国学大师。台湾交通大学教授,台湾师范大学教授。英国莱斯特大学管理哲学博士,美国杜鲁门州立大学行政管理硕士。研究中国管理哲学三十年,首倡中国式管理,名动政商学界,享誉海内外。 曾仕强教授深谙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管理学,学问深渊,世情洞达。他是央视《百家讲坛》最受欢迎的主讲专家之一,以其深厚的中国文化功底和中西贯通的渊博学识在中国管理界独领风骚。
“名可名,非常名”,这六个字也是《道德经》 开篇的内容。为什么要破名?因为道就是一个名。一 开始有人说象很重要,于是有人用象来骗人;后来说 道很重要,于是有人用道来骗人;再后来说名很重要 ,于是又有人用名来骗人。 当我们提到人的时候,有人想到了圣人,有人想 到了聪明人,有人想到了老实人,想到的人都不一样 ;当我们提到杯子的时候,有人想到了茶杯,有人想 到了酒杯,有人想到了保温杯;提到天,有人想到了 天空,有人想到了天老爷。可见,我们很难就一个东 西而有完全相同的想法。我们经常讲沟通,人要常常 沟通,可人们却经常制造沟通的障碍。比如,讲话时 一定要夹带几个英文单词,就让人听不懂。老子说“ 道常无名”,道不是无名,只是无可名。 道在西方叫本体论。西方人一直在追问本体论是 什么。如果人跟动物之间没有共同的东西,那怎么互 动?现在大家已经清楚了,人与动物的基因差别很小 ,就是那一小部分差别导致了完全不一样的结果,那 就是“微”。“道心惟微”,所占成分很小,作用却 很大。万物有同源,否则无法协调,无法共处。以前 ,人们认为原子是最小的物质,这个观点很快就被打 破了。直到现在,西方人还是不知道本体究竟是什么 。老子很有智慧,认为本体就是道。 我经常会和朋友们讨论一个问题:中国古人为什 么那么聪明,现代人却这么笨?在理解了老子的道之 后,才发现我们的想法是错的,不是古代人聪明,而 是现代人不聪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现代人自认 为知道的知识很多,所以不聪明。 现在,社会中常会有这样一种现象:很多人在读 完博士之后找不到工作,因为他们满脑子只有知识。 比如,做某件事的时候他们会说:“我们老师说过了 这样不行”“我之前做过实验,这种方法行不通”等 等。正是这种固化思维使他们陷入泥潭,无法前进。 老子认为,知识是人类社会的乱源,这一点,我们在 后面会讲到。 道常无名,不是因为道无名,而是因为人们不知 道它到底是什么。我们学过数学,可以通过假设来进 行分析。我们甚至可以想象当年老子就是这样,假设 X是本体,Y是道,然后写了五千字来证明宇宙的本体 果然就是道,就像我们现在写论文一样。 假设本体是道,到今天为止,也没有人能够违反 它。即便科学再发达,也无法否认道。基督教里也讲 “太初有道”,可见这个道是大家共同的认识。中国 人直接跟道相通,拿天地做道的代言人,通过天地进 入道。西方人则是通过宗教的教主去认识道。把这一 点想通之后,相信人们会有很多不一样的想法。可以 叫出来的名都不是永久不变的,很多名都会随时变化 。所以,正如我们前文提到的,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 的沟通本来就很困难,就没必要再人为制造障碍了。 伏羲、孔子和老子,这三位老先生已经把中华的 学问都讲完了,现在,我们在学问上无法超越他们。 为什么这样说?一方面,是因为现代人太急躁,无法 静下心来;另一方面,是因为现代人欲望太多,已经 不跟天沟通了。有人会问:难道人可以没有欲望吗? 我想说的是,老子所讲的欲望和现代人所认识的欲望 是不一样的,后者指的是人除了本能需要之外的想法 。比如,人要吃饭,这不叫欲望,但是人要吃山珍海 味,这就是欲望。世界上没有一个思想家提倡断欲, 因为不可能做到。生物的生存总有其本能,连动物都 要求吃的,人怎么可以不吃。但是,如果超过了那个 标准,表现出来的就是欲望。 所以,我们要好好把《道德经》原本的意思挖掘 出来,不要总在字面上打转,那样做只能害人害己。 《道德经》第一章中“此两者同,出而异名”一 句,说的是‘‘有’’跟“无”之间的关系。老子和 孔子都是在解释伏羲所讲的道理,而他们三个人的想 法是一致的。伏羲和孔子讲的是“有”这一部分,而 老子主要讲的是“无”这一部分。 老子告诉人们,太极里一部分叫“有”,一部分 叫“无”,‘‘有”“无”出来之后才产生阴阳。“ 常道”和“非常道”同样是道,都在道里面。小偷其 实也是在走“道”的路,所以才有‘‘盗亦有道”这 旬古语。庄子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意思是坏 人都是相对好人而言的,没有好人就没有坏人。好人 和坏人的界限有时很难区分,不是不分,而是要分得 恰到好处很难。 有与无同,阴与阳同,这一点西方人很难接受, 所以他们读《道德经》很难真正读懂。在西方人的观 念里,阴就是阴,阳就是阳,对就是对,错就是错, 这叫二分法。二分法的思维方式是人类最大的问题, 遗憾的是,我们现在的教育都是在教二分法。 无就是有,有就是无,这是老子的思想。“此两 者同,出而异名”,有与无是相同的,只是后来我们 给它安了不同的名字而已,有很快会变无,无很快会 生有。中国人是最喜欢,也爵檀长“无中生有”的。 P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