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文化发展
原售价: 66.00
折扣价: 39.00
折扣购买: 故人往事
ISBN: 9787514232684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他从1940年开始发表作品,前承五四新文化传统、师从沈从文,后启寻根文学、回归民族传统的思潮。他的创作,小说、散文、戏剧、文论、新旧体诗等诸体兼备,皆取得很高艺术成就,堪称文体家;又兼及书画,多有题跋,以博雅名世。
师恩母爱 ——怀念王文英老师 五小(县立第五小学)创立了我们县的第一所幼儿园(当时叫做“幼稚园”),我是幼稚园第一届的学生。幼稚园是新建的,什么都是新的。新的瓦顶,新的砖墙,新的大窗户,新的地板。地板是油漆过的,地板上用白漆漆了一个很大的圆圈。地板门窗发出很好闻的木料的香味。这是我们的教室。教室一边是放玩具的安了玻璃窗的柜橱,一边是一架风琴。教室门前是一片草坪。草坪一侧是滑梯、跷跷板(当时叫做“轩轾板”,这名称很文,我们都不知道为什么叫这样的名称)、沙坑。另一侧有一根粗大的木柱,木柱有顶,中有铁轴,可转动。柱顶垂下七八根粗麻绳,小朋友手握麻绳,快走几步,两腿用力蹬地,两脚蜷缩,人即腾起,围着木柱而转。这件体育器材叫做“巨人布”。我至今不明白这东西怎么会叫这样一个奇怪名字,而且我以后再也没有见过这样的奇怪东西。这就是我们的幼稚园,我们真正的乐园。 幼稚园也上下课。课业内容是唱歌、跳舞、游戏。教我们唱歌游戏的是王先生(那时没有“阿姨”这种称呼),名文英。最初学的是简单的短歌: 拉锯,送锯, 你来我去。 拉一把,推一把, 哗啦哗啦起风啦, 小小狗,快快走; 小小猫,快快跑。 后来学了带一点情节性的表演唱。 母亲要外出,嘱咐孩子关好门,有人叫门,不要开。狼来了,唱道: “小孩子乖乖, 把门儿开开, 快点儿开开, 我要进来。” “不开不开不能开, 母亲不回来, 谁也不能开!” 狼依次叫小兔子乖乖、小羊儿乖乖开门,他们都不开。最后叫小螃蟹: “小螃蟹乖乖, 把门儿开开, 快点儿开开, 我要进来。” 小螃蟹答应: “就开就开我就开——” 小螃蟹开了门,“啊呜!”狼一口把它吃掉了: 合唱: “可怜小螃蟹, 从此不回来!” 最后就能排演有歌有舞,有舞台动作的小歌剧《麻雀和小孩》了。 开头是老麻雀教小麻雀学飞: “飞飞,飞飞,慢慢飞。 要上去就要把头抬, 要下来尾巴摆一摆, 这个样子飞到这里来。” 老麻雀出去寻食,老不回来。小孩上,问小麻雀: “小麻雀呀, 你的母亲哪里去了?” 小麻雀答: “我的母亲打食去了, 还不回来, 饿得真难受。” 小孩把小麻雀接回去,给它喂食充饥。 老麻雀回来,发现女儿不见了,十分焦急,唱: “啊呀不好了, 女儿不见了! 焦焦, 女儿, 年纪小, 不会高飞上树梢。 缈缈茫茫路远山遥……” 小孩把小麻雀送回来,老麻雀看见女儿,非常高兴,问它是不是饿坏了。女儿说小孩人很好,给它喂了食: “小青虫,小青豆, 吃了一个饱, 我的妈妈呀!” 老麻雀感谢小孩。 全剧终。 剧情很简单,音乐曲调也很简单,但是感情却很丰富。麻雀母女之情,小孩的善良仁爱,都在小朋友的心灵中留下深刻长久的影响。 所有的歌舞表演都是王文英先生一句一句地教会的。我们在表演时,王先生踏风琴伴奏。我至今听到风琴声音还是很感动。 我在五小毕业,后来又读了初中、高中,人也大了,就很少到幼稚园去看看。十九岁离乡,四方漂泊,一直没有回去过。我一直没有再见过王先生。她和我的初中的教国文的张道仁先生结了婚,我是大了以后才知道的。 一九八一年秋,我应邀回阔别多年的家乡讲学,带了一点北京的果脯去看王先生和张先生,并给他们各送了一首在招待所急就的诗。给王先生的一首不文不白,毫无雕饰。第二天,张先生带着两瓶酒到招待所来看我,我说哪有老师来看学生的道理,还带了酒!张先生说,是王先生一定要他送来的。说王先生看了我的诗,哭了一晚上。这首诗全诗是: “小孩子乖乖,把门儿开开”, 歌声犹在,耳边徘徊。 我今亦老矣,白髭盈腮, 念一生美育,从此培栽, 师恩母爱,岂能忘怀! 愿吾师康健,长寿无灾。 张先生说,王先生对他说:“我教过那么多学生,长大了,还没有一个来看过我的!”王先生指着“师恩母爱,岂能忘怀”对张先生说:“他进幼稚园的时候还戴着他妈妈的孝!”我这才知道王先生为什么对我特别关心,特别喜爱。张先生反复念了这两句,连说:“师恩母爱!师恩母爱!” 王先生已经去世几年了。我不知道她的准确的寿数,但总是八十以上了。 我觉得幼儿园的老师对小朋友都应该有这样的“师恩母爱”。 一九九六年八月 1. 经久流传,经典珍藏。本书选篇经编委会与汪曾祺家人、汪曾祺纪念馆、汪曾祺研究专家共同商定,收录了汪曾祺各时期经典的代表性小说作品! 2. 半个文化圈鼎力推崇的现象之作。贾平凹、莫言、冯唐、苏童、沈从文、张兆和、黄永玉、王安忆、铁凝、毕飞宇、苏童、曹文轩等文学名家倾情推荐。 3. 全书以初版本或初刊本为底本,参校各种文集及作者部分手稿、手校本,最终经由汪朝校正和审定,汪朗亲笔做序。 4. 收录了汪曾祺怀人忆旧系列散文,无论是对恩师、同学、朋友,还是对故乡的街巷店铺和坊间奇人等,都进行了温情地抒写,无不透露出真情、诗意和理趣,让人产生无尽的感怀! 5. 布面精装,典雅精致,特别赠送汪曾祺绘画作品藏书票一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