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大明(历史旅行指南)

活在大明(历史旅行指南)
作者: 刘曙刚
出版社: 四川人民
原售价: 59.00
折扣价: 34.90
折扣购买: 活在大明(历史旅行指南)
ISBN: 9787220120497

作者简介

作者:刘曙刚,资深自由撰稿人,专职从事写作,擅长通俗文史读物、儿童文学、科普、小说故事等方面的创作,著有《大清秘史》《目击中国一百年》等出版物。

内容简介

缂丝十一草福寿如惫衮 服·明 明十三陵博物馆藏。“缂 丝”又称“刻丝”,是中国丝 绸艺术品中的精华,具有 犹如雕琢镂刻的效果,且 富双面立体感。这件衮服 十二团龙左右两肩各一、 前后身各三、左右两侧各 二。日、月亦分布在两肩 ,星辰、山分布于后,华 虫饰于两袖,宗彝、藻、 火、粉米、黼、黻分别饰 于前后襟的团龙两侧。“福 寿如意”则指衣服上的279 个“融”字、301只蝙蝠、 256个“寿”字、271个如意 云纹,寓意福寿如意。这 件衮服在纹样上和史书记 载还是有出入的,说明在 万历时期对衮服进行了一 定的修改。 之所以说“在通常情况下 ”,是因为大明王朝皇帝的 衮冕并非只有一种款式, 而是前后经历了四次定制 和改进,即在洪武十六年 (1383)、洪武二十六年 (1393)、永乐三年 (1405)和嘉靖八年 (1529)先后改版四次, 也就是说,大明天子的这 一款礼服共有四版。在这 四版衮冕礼服中,洪武十 六年版、洪武二十六年版 和嘉靖八年版虽然在其他 方面有些差异,但冕冠十 二旒和衮服十二章没什么 分别,而且十二章都是上 衣和下裳各六章。唯独永 乐三年版特别,根据这一 版的“总设计师”__永乐皇 帝明成祖朱棣的规定,它 的十二章是 :二章没什么 分别,而且十二章都是上 衣和下裳各六章。唯独永 乐三年版特 上八章下四章 ——把宗彝、华虫和火 改 到了上衣的袖子上,而下 裳只留下 藻、粉米、黼和 黻。 大明朝皇帝其他的礼服 和日常款休闲装还至少有 五种之多,在这儿咱就不 细说了。 亲戚家人减减量 前面咱说得很明白了— —从穿戴打扮的装饰方面 确立大明皇帝至高无上的 身份地位的,是衮冕上的 旒和章。咱也说了,衮冕 是大明皇帝最正式、最有 代表性的礼服,那是要在 像是祭祀天地,祭祀宗庙 ,过元旦、冬至等重大节 日,还有皇帝自己过生日 那样的日子才穿的。在那 些日子里,皇帝都穿戴了 衮冕,皇帝的家人们当然 也不能例外,他们也要穿 上最正式、最隆重的礼服 。大明王朝皇帝的儿子们 ,包括皇太子和皇子,还 有皇帝的兄弟——他们都 是与皇帝血缘关系最近, 同时也是大明王朝皇帝之 下爵位最高的人。众亲王 又有儿子,即亲王世子( 即亲王的嫡长子,未来的 亲王)和郡王(亲王其他 的儿子们),他们的礼服 也称衮冕。 这些衮冕和皇帝的衮冕 有什么区别呢?最大的区 别就在旒和章的数目。 皇太子和众亲王衮冕上 的旒和章最多,各有九旒 、九章。这其中的九旒, 就是冕的前后两端各有九 串五彩玉珠,每串九颗, 共计一百六十二颗;九章 ,则没了日、月、星辰, 只剩下其他九种。 到了亲王世子,他们的 洪武二十六年版礼服衮冕 上是七旒、七章——旒用 三彩玉珠每串各七颗,计 九十八颗;章再减掉山和 龙,上衣只留下华虫、火 和宗彝,下裳则绣着藻、 粉米、黼和黻。但又是永 乐帝标新立异,在他的永 乐三年版礼服设计中,亲 王世子冕上增至八旒,共 有八八六十四乘二,即一 百二十八颗三彩玉珠,章 却还是七章。 郡王也穿戴衮冕,永乐 三年版礼服衮冕上是七旒 、五章。但郡王以下那些 郡王长子(未来的郡王) 、镇国将军(郡王其他的 儿子们)、镇国将军长子 (未来的镇国将军)、辅 国将军(镇国将军其他的 儿子们)、辅国将军长子 (未来的辅国将军),以 及奉国将军(辅国将军其 他的儿子们)等,这些头 衔虽然也属于爵位,他们 穿戴的却已经不是衮冕, 而是和文武百官一样的服 饰了。 P4-5 适合青少年阅读的历史类普及读物,集趣味性、历史性于一体,语言通俗有趣,幽默诙谐,内容考据严谨扎实,既尊重史实,又呈现出许多细节处的历史知识,内容丰富quan面。本书行文流畅,代入感极强,让读者仿佛置身明朝,从普通子民的衣食住行到王公贵族的文娱生活等,都进行了一一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