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精)

红楼梦(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精)
作者: (清)曹雪芹|校注:张福军
出版社: 内蒙人民
原售价: 32.60
折扣价: 19.70
折扣购买: 红楼梦(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精)
ISBN: 9787204129331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诗后便是此石坠落之乡,投胎之处,亲自经历的 一段陈迹故事。其 中家庭闺阁琐事,以及闲情诗词倒还全备,或可适趣 解闷,然朝代年纪, 地舆(yu,疆域)邦国,却反失落无考。空空道人遂 向石头说道:“石兄, 你这一段故事,据你自己说有些趣味,故编写在此, 意欲问世传奇。据 我看来,第一件无朝代年纪可考,第二件并无大贤大 忠理朝廷治风俗的 善政;其中只不过几个异样女子,或情或痴,或小才 微善,亦无班姑(班 昭)蔡女(蔡文姬)之德能。我纵抄去,恐世人不爱 看呢。”石头笑答曰: “我师何太痴也!若云无朝代可考,今我师竟假借汉 唐等年纪添缀(zhui), 又有何难。但我想历来野史皆蹈一辙,莫如我这不借 此套者反倒新奇别 致,不过只取其事体情理罢了,又何必拘拘于朝代年 纪哉!再者,市井 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爱适趣闲文者特多。历来 野史,或讪谤君相, 或贬人妻女,奸淫凶恶,不可胜数。更有一种风月笔 墨,其淫污秽(hui, 脏)臭,屠毒笔墨,坏人子弟,又不可胜数;至若佳 人才子等书,则又千 部共出一套,且其中终不能不涉于淫滥,以致满纸潘 安子建西子文君, 不过作者要写出自己的那两首情诗艳赋来,故假拟出 男女二人名姓,又 必旁出一小人其间拨乱,亦如剧中之小丑然,且鬟婢 开口,即者也之乎 非文即理。故逐一看去,悉皆自相矛盾大不近情理之 话,竟不如我半世 亲睹亲闻的这几个女子,虽不敢说强似前代书中所有 之人,但事迹原委 亦可以消愁破闷,也有几首歪诗熟词可以喷饭供酒; 至若离合悲欢,兴 衰际遇,则又追踪蹑(nie,追随)迹,不敢稍加穿 凿(牵强地解释),徒为哄 人之目而反失其真传者。今之人,贫者日为衣食所累 ,富者又怀不足之 心,纵一时稍闲,又有贪淫恋色好货寻愁之事,那里 去有工夫看那理治 之书?所以我这一段故事,也不愿世人称奇道妙,也 不定要世人喜悦检 读,只愿他们当那醉淫饱卧之时,或避世去愁之际, 把此一玩,岂不省 了些寿命筋力,就比那谋虚逐妄,却也省了口舌是非 之害,腿脚奔忙之。 苦;再者亦令世人换新眼目,不比那些胡牵乱扯,忽 离忽遇,满纸才人 淑女子建文君红娘小玉等,通共熟套之旧稿。我师意 为何如?”空空道 人听如此说,思忖(思量。忖,cun)半晌,将《石 头记》再细阅一遍,因见 上面虽有些指奸责佞贬恶诛邪(指责、痛斥讦谄、邪 恶之人。佞,ning)之语,亦 非伤时骂世之旨;及至君仁臣良父慈子孝,凡伦常所 关之处,皆是称功 颂德眷眷无穷,实非别书之可比。虽其中大旨谈情, 亦不过实录其事, 又非假拟妄称,一味淫邀艳约私订偷盟之可比。因毫 不干涉时世,方从 头至尾抄录回来,问世传奇。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 ,由色生情,传情 人色,白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 情僧录》。东鲁孔 梅溪则题日《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 阅十载,增删五次, 纂(zuan,编)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日《金陵十 二钗》。并题一绝云: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出则既明,且看石上是何故事。按那石上书云: 当日地陷东南,这 东南一隅有处日姑苏(苏州),有城日阊(chang) 门者,最是红尘中一二等 富贵风流之地。这阊门外有个十里街,街内有个仁清 巷,巷内有个古庙, 因地方窄狭,人皆呼作葫芦庙。庙旁住着一家乡宦, 姓甄(zhen),名费, 字士隐。嫡妻封氏,情性贤淑,深明礼义。家中虽不 甚富贵,然本地便 也推他为望族了。因这甄士隐禀性恬淡(淡泊。恬, tian),不以功名为念, 每日只以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为乐,倒是神仙一流人 品。只是一件不足: 如今年已半百,膝下无儿,只有一女,乳名唤作英莲 ,年方三岁。一日, 炎夏永昼(白天),士隐于书房闲坐,至手倦抛书, 伏几少憩(qi,休息), 不觉朦胧睡去,梦至一处,不辨是何地方。忽见那厢 来了一僧一道,且 行且谈。只听道人问道:“你携了这蠢物,意欲何往 ?“那僧笑道:“你 放心,如今现有一段风流公案正该了结,这一干风流 冤家,尚未投胎人 世。趁此机会,就将此蠢物夹带于中,使他去经历经 历。”那道人道: “原来近日风流冤孽(nie,恶因)又将造劫历世去 不成?但不知落于何方 何处?”那僧笑道:“此事说来好笑,竟是千古未闻 的罕事。只因西方 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jiang,大红色)珠草一株 ,时有赤瑕(xia)宫神瑛 (ying)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始得久延岁 月。后来既受天地精 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 仅修成个女体,终 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shan,饭食) ,渴则饮灌愁海水为 汤。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五内便郁结着一段 缠绵不尽之意。恰 近日这神瑛侍者凡心偶炽,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 下凡造历幻缘,已 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警幻亦曾问及,灌溉之情未 偿,趁此倒可了结 的。那绛珠仙子道: ‘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 可还。他既下世为人, 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 还得过他了。’因 此一事,就勾出多少风流冤家来,陪他们去了结此案 。”那道人道:“果 是罕闻。实未闻有还泪之说。想来这一段故事,比历 来风月事故更加琐 碎细腻了。”那僧道:“历来几个风流人物,不过传 其大概以及诗词篇 章而已,至家庭闺阁中一饮一食,总未述记。再者, 大半风月故事,不 过偷香窃玉,暗约私奔而已,并不曾将儿女之真情发 泄一二。 P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