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事法与伦理

医事法与伦理
作者: (英)乔纳森·赫林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
原售价: 198.00
折扣价: 134.70
折扣购买: 医事法与伦理
ISBN: 9787568085731

作者简介

英国牛津大学法学系法学教授,赫林教授长期致力于刑法、家庭法和医事法的研究,主要关注法律与生活中的一些重要内容的相互关系,这些内容不是金钱、公司或保险;而是爱,友谊和亲密关系。他在家庭法、医事法、刑法、老年法、弱势群体保护、照护法以及职业伦理方面出版多本广受好评的著述及教材,在重要法学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2019年9月,其所著的《医事法与伦理》获得英国医师协会(BMA)颁发的“医学基础”类书籍一等奖。

内容简介

人们普遍认为,涉及死者遗体时,如果死者就此表达了个人意愿,就应遵从其 意愿。③ 即如果一个人清楚表示,在他死后,他不想将自己的身体用于医学研究, 那就应尊重他的意愿。 《人体组织法》反映了这一原则。但这种观点并未得到广泛 认同。约翰·哈里斯提出,尽管个体对自己身体享有一定权益,但这些权益仅具有 一定程度的重要性。简言之,这是因为一个人在死后不可能再受到伤害:尽管部分 权益还存在,但对这些权益的侵犯不会让死者受到伤害 (因为法律意义上的人已经 不存在),因此,法律对他们权益的保护程度也较弱。④ 考虑到医学研究所带来的巨 大利益,让研究者使用死者人体物质的公共利益的重要性远远超过遵从死者意愿的价值。他继续阐述道,我们通过肠道运动、梳头发、月经等也会有规律地排出人体 的部分组织。与失去这些人体物质相比,我们不应对医生提取我们身上的微量组织 感到担心。哈里斯承认,确保以一种不伤害健康的方式处理人体,尊重风俗,对死 者的合法权益予以适当尊重,这些都是我们应享有的权益。但除此之外,就没有其 他应关注的权益了。他以一种极具煽动性的方式总结了他的观点: 我认为,考虑死者的权益,并对这些权益予以哲学方式的关注,往好 了说,这是一种自我放纵式的无意义,往坏了说,这就是对人性的一种犯 罪。真正的问题是不用死者的人体组织、器官、细胞和 DNA 以及其他生 物材料可能给我们带来多大程度的伤害,使用这些物质又可以让我们在多 大程度上受益。① 布雷齐尔回应了哈里斯的观点,她认为哈里斯的观点背后展现的是 “冷酷理性 主义”。② 她指出,我们很容易过度强调这是为了研究。在阿尔德黑和布里斯托尔丑闻 中,大量的器官只是单纯被保存,事实上并没有被用于医学前沿开拓性研究。而布雷 齐尔的核心观点是人们 (或者他们亲属)就其死后遗体被怎样对待的意愿应得到最大 的尊重。他们的意愿也许代表了个人强烈的宗教信仰。正如她所言:犹太教、伊斯兰 教和基督教的传统对如何处理遗体都有特别要求。如果阻止个体按照其宗教信仰埋葬 尸体 (即授权可以不经同意就摘取器官),这会侵犯个体的宗教信仰自由。③ 对宗教人 士而言,一个不合适的葬礼意味着一个糟糕的来生。 “人们很容易用无神论、不可 知论或者其他的自由观点嘲笑这些信仰。但这些信仰所带来的痛苦十分严重。 本书为牛津大学法学专业学生选修《医事法》课程的教材。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内容的新颖性。书中对当下英国卫生法领域的相关主要议题做了详细讨论。译者回国后,针对英国卫生法领域的最新法律进展和牛津大学郝林教授做了研讨,最终在征得郝林教授同意的情况下,对该书翻译期间卫生机构改革的一些主要问题作了修正。二是内容的详实性。郝林教授在写作过程中,注重向读者尽可能提供各种理论,让读者在阅读本书过程中,可以充分了解有关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