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说文解词(中国人最易误解的文字词语及典故)/新世界文库

新说文解词(中国人最易误解的文字词语及典故)/新世界文库
作者: 郭灿金//许晖
出版社: 新世界
原售价: 29.80
折扣价: 22.90
折扣购买: 新说文解词(中国人最易误解的文字词语及典故)/新世界文库
ISBN: 9787801877024

作者简介

许晖,六十年代生,主编过《“六十年代”气质》、《中国历史的后门》,著有《身体的媚术:中国历史上的身体政治学》、《乱世的标本:中国历史上的乱世人格症》。自由作家。现居北京。 郭灿金,生于1967年,文学博士,河南大学教师。著有《趣读史记——不可不知的49个<史记>人物》《趣读史记——不可不知的十九类<史记>事件》《趣读史记——十大悬案揭秘》《大唐盛世最有争议的30个人》《中国人最易误解的文史常识》《新说文解词》《中华语典》等。

内容简介

“蒙汗药”出自曼陀罗 “天花乱坠”的四种奇花(曼陀罗花、摩诃曼陀罗花、曼殊沙花、摩 诃曼殊沙花)中,曼陀罗花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风茄儿、洋金花,原 产于西亚,辗转经过印度传入中国,时间应当在宋代之前,因为曼陀罗此 名最早出现在宋人周密《癸辛杂识续集》中,而且宋代的中医已经用此花 治疗气喘、胃疼等病。在中国的典籍中,曼陀罗花还有一个名字叫押不花 ,是阿拉伯语的音译。 曼陀罗是一种有毒植物,医学上因此把它用作最早的麻醉剂。据现代 医学研究分析,三国名医华佗的“麻沸散”的主要成分应该就是曼陀罗。 如此说来,曼陀罗从印度传入的时间要远远早于宋代。最有可能的是,丝 绸之路开通之后,两汉之际佛教循着中亚传入中国,曼陀罗这种佛教之花 也随之传入,佛教在中国扎根发芽,曼陀罗也随之熟悉风土,遍植中土。 宋人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一书中有一段有趣的描述:“广西曼陀罗 花遍生原野,盗贼们把它采去之后,晒干磨成末,下到饮食里面,可以让 人昏迷过去。”这段短短的描述催生了人们对于《水浒传》中屡屡现身的 “蒙汗药”的大胆想像。有人考证说,“蒙汗药”的主要成分,就像“麻 沸散”一样,也应该就是曼陀罗。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讲述了曼陀罗 的神奇功效:传说人们采摘曼陀罗花的时候,如果含着笑意采摘,酿酒饮 此花,则会一直傻笑下去;如果手舞足蹈地采摘,酿酒饮此花,则会一直 舞蹈下去。李时珍很好奇,向尝百草的神农学习,自己以身试药,得出的 结论是:以花下酒,须饮到半酣,派一人或笑或舞,在面前引诱,自己被 幻觉所支配,就会不由自主地跟着笑或舞个不停。确知症状之后,李时珍 从医学的角度总结说:“八月的时候采摘曼陀罗花,在阴凉的地方阴干, 磨成末,用热酒调服三钱,给病人服下,过一会儿病人就会昏昏如醉,这 时再动手术就不会觉得疼痛。”这就从医学的角度验证了“蒙汗药”的药 理:《水浒传》中,凡下“蒙汗药”者,必下到酒中,比如智取生辰纲, 比如十字坡对付武松。并非因为那时的人个个都是酒鬼,而是正如李时珍 说的那样,显然,曼陀罗花末需要和酒调和才能发挥最大的药效。 关于“蒙汗药”的成分,还有一条佐证,不过这一佐证来自莎士比亚 的戏剧《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东西方的曼陀罗花都是从西亚分头传 入的,欧洲传入的时间大约早于中国。在这部著名的戏剧中,罗马执政三 巨头之一的安东尼和埃及艳后克莉奥佩特拉热恋,缠绵之后,安东尼返回 罗马,克莉奥佩特拉相思成疾,害上了失眠症,辗转反侧,无法入睡。于 是克莉奥佩特拉吩咐仆人:“唉唉!给我喝一些曼陀罗汁。我的安东尼去 了,让我把这一段长长的时间昏睡过去吧。”欧洲人和非洲人真是直肠子 ,曼陀罗花酿成的汁液干脆直接就叫“曼陀罗汁”,而且当作浪漫爱情的 添加剂;心有七窍的中国人却把它用于谋财害命的拿手工具,还给它起了 一个令人心惊肉跳的艺名:“蒙汗药”。安东尼会满怀柔情地说“美人赠 我曼陀罗汁”;武松却会咬牙切齿地说“美人赠我蒙汗药”。东西方文化 的差距真是有趣得很。 P206-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