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彩图注音版)

孝经(彩图注音版)
作者: 曾琴
出版社: 黑龙江美术
原售价: 15.80
折扣价: 7.20
折扣购买: 孝经(彩图注音版)
ISBN: 9787531874270

作者简介

曾琴,小学一级教师,毕业于湖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教学一线工作了十五年,多次被评为市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爱好文学写作,在各类杂志报刊发表文章多篇。

内容简介

开宗明义章 仲尼 居 ,曾子 侍 。 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 ,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 ?”  仲尼:孔子的字。我国传统以“伯、仲、叔、季”表示排行,“仲”是老二,因孔子排行老二,因此以仲尼为字(古代对人不称其名而称其字,以示敬重)。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居:闲待在家中。 曾子:名参,字子舆,是孔子的学生。 侍:在一边陪坐。 先王:先代的圣贤帝王,指尧、舜、禹、周文王、周武王等。 至德:美好、尚的道德。 要道:根本、重要的道德。 顺:使顺从。 用:因此。 汝:你。此处指曾参。 之:代词,指“至德要道”。 乎:语气词。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问。 孔子在家闲坐,他的学生曾参在一旁陪坐。 孔子说:“古代圣贤的帝王都有美好的德行,掌握重要的事物之理,用它来治理天下,使天下百姓都能顺从,人们彼此之间因此能和睦相处、相亲相爱,上上下下都没有抱怨和不满。你知道我说的这种德行是什么吗?” 生活俭朴的尧 黄帝之后,尧当了部落联盟的首领。尧很会治理天下,他整天戴着草帽,穿着草鞋,和大家一起干活,将社会上的各行各业治理得井井有条。 当时社会生产力还很落后,尧对大家的生活非常关心,总是扶贫救困,和大家共渡难关。当他看到有人吃不上饭穿不上衣,总觉得是自己的过错。有人犯了错,他也首先责备自己没有尽到责任。因为尧和众人同甘共苦,所以他赢得了众人的爱戴。 尧自己以身作则,生活过得很俭朴。他是部落联盟的首领,但是他却住着一间很普通的草屋,和别的老百姓没有一点差别。有一次,尧所领导的几个小部落联盟的首领前来拜访尧。他们来到尧家,立即愣了,他们怎么也不明白,尧怎么住在这样的草屋里?再一看尧的穿戴,他们都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了,心想:“难道这个穿补丁衣裳的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尧吗?” 尧落落大方,将首领们邀请进自己的草屋,让大家席地而坐,用土碗盛着野菜汤招待大家,津津有味地和大家谈着治理天下的事。 事后,部落的首领们从尧那里受到教育,他们也像尧一样和老百姓同甘共苦,使大家逐渐过上了好日子。 在古代,下面哪种情况下不宜称对方为“汝”?(  ) A.小辈称呼长辈    B.丈夫称呼妻子   C.称呼自己蔑视的人 尧传位不传子,而传贤,他后禅位于舜。查阅资料了解其中的故事吧! 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国学,是指体现我国传统道德伦理观和价值观的思想体系,也是指承载这个思想体系的一系列儒家经典。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其文化能够传承千年,与古代圣贤所创造的国学经典的广为流传密不可分。这些国学经典凝聚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思想和智慧,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具有永恒的价值。国学具有“蒙童养正、幼儿养性、少年养志、成人养德”的巨大教育功能,这些国学经典读物既包含了丰富的知识,涉及天文、地理、历史、道德伦理等,又非常切合孩子学习的特点,可诵可读,朗朗上口,易读易记。 许多教育专家根据儿童教育的生理特点,大力推荐中小学生学习国学蒙学经典,他们认为*好从幼儿阶段就开始蒙学教育,并且推荐采用《三字经》等传统蒙学经典作为启蒙教材。为此,我们特编写了这套《小学国学经典教育读本》,为了方便小读者阅读,本套丛书标注汉语拼音,并有注释、译文、经典故事,配精美插图。另外,我们还精心设置了能够帮助小读者理解原文的“阅读拓展”,其内容举一反三,形式灵活多样,通过设问题引发思考,多角度谈感悟,引导小读者在生活中践行本课的国学精神,达成知行合一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