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广西师大
原售价: 30.00
折扣价: 19.50
折扣购买: 高尔夫运动心理教程
ISBN: 9787559851284
朱晓东,副教授,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科研与设备管理处副处长。承担“高尔夫心理”“运动损伤及处理”等课程教学,主持省部级教改课题1项、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项,参与国家级课题2项,参与厅级课题12项,发表教科研论文25篇。
第二章 高尔夫运动者的心理矛盾 第一节 高尔夫——自我挑战的运动 如果你喜欢在电视上看高尔夫比赛,那么你大概不会对某个球员摔杆的举 动感到陌生,也不会对某个球员因最后一推失误而丢失冠军的沮丧心情感到惊 讶;如果你经常下场打球,就应该不会对自己为打出“臭球”发脾气感到吃惊,也 不会对打出一个“小鸟球(Birdie)”带来的喜悦感到意外。 这就是高尔夫的魅力 之一,它能够在瞬间让你产生极大的心理反差。 实际上,高尔夫运动本身就是一种集随时出错和避免出错于一身,挫折感与 成就感交替出现,痛苦与快乐共同存在的运动。 它的成就感与挫折感存在于运 动的整个过程中:当球员站在发球台上,用 1 号木杆击出 300 码①的距离,或者在 果岭上,将距球洞 20 码远的球长推入洞时,他的成就感会油然而生;而当击球下 水,或者球没有被击起而只滚动了 30 码,又或者距球洞 1 码的球没有被推进洞 时,球员的挫折感则会瞬间升腾。 高尔夫运动者所击出的每一杆、在每一洞所取 得的成绩都会引起他们极大的心理变化,因此,高尔夫运动的成功与失败不仅体 现在比赛结果上,还体现在每一次击球的过程中。 正因为如此,高尔夫运动者在 ① 高尔夫一般用码作为长度单位。 码是英制长度单位,1 码≈0.914 4 米。 高尔夫运动心理教程 32打球过程中经历的成就感和挫折感之明显、心理反差之巨大是高尔夫运动典型 的心理过程特点。 高尔夫运动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高尔夫运动者对自己的挑战。 在球场 上,运动者将面对许多压力,如在击球过程中必须面对自信心、焦虑状态、期望水 平、情绪状态等心理因素的挑战,这些心理因素对运动者形成巨大威胁,有时甚 至直接影响他的击球策略。 在球场上,我们经常看到很多球员以各种借口来逃避这些压力:有的把失败 归咎于天气的变化,有的把挫折归因为球场的条件,也有的将击球的失误归咎于 球杆、球、球童,甚至家庭琐事或者工作琐事。 这其实是球员的自我心理防卫,这 些把失败归因为外部因素的借口,正是球员力图减轻内心压力的自然表现。 试想一下以下两种情境:一种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几个朋友相约下场 打球,大家一致同意今天打的是“快乐高尔夫”,不必在乎打出多少杆,也不以胜 败论英雄;另一种是在一个寒风料峭的早晨,你参加一场重要的比赛,赛事对你 的意义重大,寒冷的天气和发球台旁人头攒动,观众将伴随你比赛的整个过程。 你稍加比较就能体会到这两种情境带来的压力迥然不同。 那么,压力来自何方, 是完全来自情境的因素吗? 肯定是有的,但这只是次要因素,主要因素并不是情 境本身,而是你对情境压力的感受程度和应对方式。 高尔夫的魅力也正是在于 这种自我挑战的过程中。 高尔夫运动的自我挑战意味着什么? 最重要的一点是球员认识到心理干扰 的存在,战胜心理的压力远比克服情境的困挠来得重要。 打高尔夫就如同上战 场,只能前进不能后退。 许多研究证实,无论是在高尔夫球场上还是在其他的竞 技项目中,在压力面前采取的应对方式不同,结果也将大不相同。 那么,在高尔 夫运动中,球员必须面对哪些自我挑战呢? 本书根据当前高尔夫专业人才需求和行业的发展前景编写而成,以提高学生就业的竞争力为目的,适应当前就业市场需要,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本书体系完善,作者长期从事高尔夫运动教学与高尔夫运动心理的研究,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保证了教材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作为心理学与高尔夫运动的交叉学科的教材,本书基于近年来相关研究成果编写而成,体现了高尔夫运动心理学的发展趋势和前沿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