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老建筑/风物系列/武昌历史文化丛书

武昌老建筑/风物系列/武昌历史文化丛书
作者: 许颖//马志亮
出版社: 武汉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26.98
折扣购买: 武昌老建筑/风物系列/武昌历史文化丛书
ISBN: 9787558219689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第一章 辛亥遗址 一、三烈士亭 三烈士亭,位于武昌解放路南端西侧、武昌造船厂东 门内原清末湖广总督署东辕门旧址,为纪念在辛亥首义前 夕献出宝贵生命的彭楚藩、刘复基、杨洪胜三位革命烈士 而建,是武昌为数不多的辛亥首义纪念建筑之一。 事情的经过要从1911年10月9日说起,那天正是辛亥 首义的前一天。 辛亥年农历八月上旬,武汉三镇盛传“八月十五杀鞑 子”,当局极为恐慌,为了防范新军在中秋节当天(1911 年10月6日)起事,把按例在中秋节奖赏官兵的酒肉早早发 放,并提前一天过中秋节,想以此让新军中的革命党人无 法在原定日期离开营地。此后,又有流言宣称新军将在吹 “集合号”之际发难,于是当局又在10月8、9日连续两天 下令禁止吹“出操号”。在当局的严密控制之下,军营内 部暂无越轨行为,但在军营之外各种事件接踵而来。中秋 节后三天,武汉局势极为紧张,革命党人起义的火苗已经 无法扑灭。 1911年10月9日午后时分,孙武等人在汉口俄租界宝 善里14号政治筹备处工作。孙武临窗而坐,用洗脸盆检验 炸药,其余同志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起义前的准备。配置 的炸药因硫酸过多而爆炸,一声巨响,孙武面部和右手受 伤。同志们见状立刻将孙武扶出就医,但不巧的是,大家 都没带钥匙,储存文件、名册等物的柜子打不开。而此时 ,浓烟从窗户、屋顶冒出,吓得左邻右舍惊呼救火。这招 来了俄国巡捕,他们迅速冲入房内,抓捕了未及逃走的刘 同等同志,发现了炸药等物,又砸开了柜子,搜出了旗帜 、袖章、名册、文告和盖印纸钞等。俄国巡捕随即在宝善 里严密布岗,并将此事告知了湖广总督瑞徵。瑞潋闻讯大 惊,一面向俄国总领事致谢,一面下令紧闭城门,调集巡 防营、守卫队、教练队巡查街巷,又安排当即审讯逮捕的 革命党人。由于获得了革命机关地址和革命党人名录,瑞 潋下令当夜进行搜捕,革命形势岌岌可危。 这一突发事件,也催生了辛亥首义的提前到来。原本 中秋节举事的计划被破坏后,10月9日上午,蒋翊武、刘复 基、彭楚藩、王宪章、蔡大辅等人在武昌小朝街(今武昌 复兴路)85号的军事指挥部商讨起义日期问题。刘复基向 蒋翊武汇报了半个月来事态的发展,并转述了黄兴关于各 省准备工作尚未完成、起义日期宜于推迟的意见。蒋翊武 赞同这一意见,并立即召开各标营代表会议,说服各代表 同意将起义日期延至阴历九月底(11月下旬),与其他十 余省同时。散会时已至下午,蒋翊武、刘复基留下续议。 正当蒋翊武与刘复基等具体商议行动计划时,有人前 来报告汉口宝善里机关发生意外的消息。刘复基认为,宝 善里失事,起义计划一定会被清政府得知,应当立即起事 。蒋翊武则认为情况不明,主张慎重。正在争执不下之际 ,邓玉麟等人赶来,告知了宝善里机关败露的事情,认为 清政府已经获得了革命党人名录,如果今晚不起事,恐怕 明天就都会被抓捕。但蒋翊武觉得起义准备尚不充分,仍 然犹豫不决。刘复基十分不满,陡然拔出手枪,冲着蒋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