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谦德国学文库

汉书/谦德国学文库
作者: (东汉)班固|校注:中华文化讲堂
出版社: 团结
原售价: 30.00
折扣价: 15.60
折扣购买: 汉书/谦德国学文库
ISBN: 9787512647428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乐以治内而为同。礼以修外而为异。同则和亲, 异则畏敬。和亲则无怨,畏敬则不争。揖让而天下治 者,礼乐之谓也。王者必因前王之礼,顺时宜,有所 损益,即民心稍稍制作,至太平而大备。周监二代, 礼文尤具,事为之制,曲为之防,故称礼经三百、威 仪三干。于是教化浃洽①,民用和睦,灾害不生,祸 乱不作,囹圄空虚,四十余年。及其衰也,诸侯逾越 法度,恶礼制之害己,去其篇籍②。遭秦灭学,遂以 乱亡。 【注释】①浃洽:普遍沾润。颜师古注:“浃, 彻也;洽,霜也。”②篇籍:书籍,典籍。 【译文】音乐能用来调治人的内心,使人的情志 随着音乐一起变得安和调适;礼仪能用来修治外在行 为,使人与人之间尊卑有序。内心安和人们就会和睦 亲爱,尊卑有别则会使人心存敬畏。和睦亲爱就不会 有怨恨,心存敬畏就不会有争斗。谦逊礼让之间就能 使天下得到治理,这便是礼乐的妙用啊!君王(治理天 下)必定要依据先王的礼法,随顺时势的需要对礼乐 制度有所增减,按照人民的意愿逐步修改、完善,等 到太平盛世时就会很完备了。周朝借鉴夏、商两代, 礼乐仪制尤其完备,大事上定有制度,小事也都有防 范,所以说礼节仪式有三百条,礼仪细节有三千条。 于是教化遍及百姓,人民之间和睦相处,灾害不发生 ,祸乱也不出现,甚至出现了全国的监狱里连续四十 多年没有收押过一个犯人的情况!等到周朝衰微了, 诸侯们超越法度,嫌礼乐制度妨害了自己的私欲,就 抛弃了礼乐的典籍。后来又遇到秦始皇焚书坑儒,这 些典籍就在动乱中散乱丢失了。 汉兴,拨乱反正,日不暇给,犹命叔孙通①制礼 仪,以正君臣之位。高祖悦而叹日:“吾乃今日知为 天子之贵也。”遂定仪法,未尽备而通终。至文帝时 ,贾谊以为:“汉承秦之败俗,弃礼义,捐廉耻,而 大臣特以簿书不报,期会为故,至于风俗流溢,恬而 不怪。夫移风易俗,使天下回心而向道,类非俗吏之 所能为也。立君臣,等匕下’使纲纪有序,六亲和睦 ,此非天之所为,人之所设也。人之所设,不为不立 ,不修则坏。”乃草具其仪,天子悦焉。而大臣绛、 灌之属②害之,故其议遂寝。 【注释】①叔孙通:又名叔孙何(?一约公元前 194年),西汉初期儒家学者,旧鲁地薛(今山东枣庄 薛城北)人。曾协助汉高祖制订汉朝的宫廷礼仪,先 后出任太常及太子太傅。惠帝即位后,使制定宗庙仪 法及其他多种仪法。司马迁尊其为“汉家儒宗”。② 绛、灌之属:汉初绛侯周勃与颍阴侯灌婴的并称。均 佐汉高祖刘邦定天下,建功封侯。二人起自布衣,鄙 朴无文,曾谗嫉陈平、贾谊等。属,侪辈、同一类人 。 【译文】汉朝兴起后,开始治理混乱的局面,使 社会恢复正常,尽管事务繁忙,没有空闲,但仍任命 叔孙通制定礼仪,来端正君臣的名位。汉高祖刘邦欢 喜赞叹道:“我今天才明白作为天子的尊贵啊!”于 是制定礼仪法度,但还没有制定完备,叔孙通就去世 了。 P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