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世界知识
原售价: 22.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孝道法则(教育孩子最省心的办法)/中华家风家道之孝道智慧丛书
ISBN: 9787501249930
孙一乃,北京香庐书院创始人,心性五行理论发掘者和倡导者,孝道智慧、事业禅、工作道发起人。 曾任职北京某报社,主持多项业界著名大型文化社会活动。后辞去公职,闭门通研中国儒释道典籍与中西文化经典,历十余年,遍访文化巨匠宗师,卓有心得。深入孝道和禅学等中国传统文化,探索出一套适合解决当代问题的国学思想体系。 2009年,创办香庐书院,以“继圣贤之学脉,开福慧之法眼”为宗旨,意在化繁为简,播扬国学精髓,促进社会和家庭和睦,利益公众。前后开办“事业禅”公益课程100多期,令多方人士亲近国学,开启智慧。 2010年正式开办“中华家风家道之孝道智慧”公益课程,致力于家风、家道、家学的弘扬,深入浅出,引导公众回归传统,回归孝道。至今已影响数万人,改变了无数家庭的命运,见证了无数父母、夫妻、孩子的态度和命运的转变。本系列丛书即由多次讲座内容整理而成,分四部出版。
我们的家长因为不懂,家道也不懂,师道也不懂 ,什么话都敢说,什么人也敢骂。孔夫子一直告诉我 们,人要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现 在的人什么都不怕,一生当中没有能让自己畏惧的人 。你不畏惧人,你不畏惧天命,你不畏惧圣人,将来 自然的规律就会惩罚你。你的孩子将来会没有出息, 你的家庭会出问题,因为你逆道而行。本事一定要符 合老祖宗干百年来经过智慧检验的规矩和大自然的规 律才叫真本事。所以,我们一定要把我们的爱建立在 合适的位置上、对因果规律的遵从上。 给孩子独立成长的空间 孩子得到了智慧的提升,恰恰是因为你的旁观, 给予了他独立成长的空间,所以父母也要有智慧的提 升啊!孩子在父母爱的智慧下,才会真正成长。每一 个孩子都是天才,每一个孩子都有巨大的潜能。 现在的教育忽视了孩子的潜能,认为要强加给孩 子知识,孩子受我们所谓的各种管教才能正常成长。 我们所谓的管教和爱护,如果断掉了孩子的良知,让 孩子的欲望生起,就意味着又一种形式的天地的颠倒 。 在精神世界里面,良知就是天,欲望就是地。如 果我们用溺爱把孩子的欲望提上去了,变成了天,把 孩子的良知踩下去,变得一点良知都没有,一点感恩 心都没有,那孩子就被欲望彻底控制住了,就变成一 个控制不了自己的顽劣的人。为什么那么多的孩子有 网癮?那么多孩子天天就想着玩、懒惰、厌学?其实 就是他內心里面这种天地的颠倒。 现代人正在吃这样的苦啊!我们太重视看得见的 东西,不重视看不见的背后的规律。现代社会百分之 八九十的人心理上都有问题,这反映了什么?我们太 重视物质世界,把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颠倒了。精神 属于天,物质属于地。我们把物质放得高,把精神不 当回事的时候,又意味着人生的颠倒。 人生出现三个颠倒的时候,我们还会幸福吗?第 一个颠倒是父母子女之间的天地颠倒,第二个是我们 在教育孩子当中良知和欲望的颠倒,第三个是精神和 物质的颠倒。出现这三个大颠倒,不管什么样的教育 、给孩子什么样的知识都是没有用的,因为一个没有 灵魂的人,一个没有感恩心的人,一个沉浸在物质世 界里被欲望控制的人,能做什么?已经是行尸走肉了 。不管他上什么样的学校、出国留学,不管怎么打造 这个孩子,只能更加激发他对欲望的认知,天地更加 颠倒。 二、家庭是一个复印机 我们跟父母的关系如何,影响我们的事业和财富 ,影响我们的家庭和幸福。现在人们遭受的所有问题 ,其实根源都来自于我们跟父母之间的连接出了问题 。父亲会影响孩子百分之八十的成长,母亲在家庭里 的能量场又大于丈夫十六倍,可见,家庭对孩子的影 响是非常大的。可以说,孩子在童年的际遇,会影响 他一生的习惯和思维定式。 三岁前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期 古人有一句话叫“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但这 个时间段,往往是家长最不重视对孩子进行教育的。 三岁,有的学会走路不多久,刚刚会说话,还不懂事 ,所以就别谈什么教育了。七岁呢,也很小,正萌的 时候,多好玩啊!叫干什么都听话。而且才刚刚上学 ,有学校教育,家长也不需要什么教育了。 可是从现代心理学来看,古人讲的东西太厉害了 。为什么三岁看大?因为三岁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 期。有人就觉得怪了,“没怎么教他,怎么就形成了 ?”一到三岁,孩子的右脑发达。到了十三岁,左脑 才成型。一到三岁,孩子的大脑像海绵一样吸收信息 。他不会说话,但右脑是打开的,而右脑的记忆力比 左脑强一万倍。我们小时候所看到的,所听到的,所 感知到的,都成为记忆最深层的一部分,从而形成性 格。 古人告诉我们,“胎儿养虚”,养什么呢?虚讲 的就是安静的静啊!这个时候家庭给他一个安静的、 和谐的环境,这个孩子就算教育了。我们认为孩子不 懂事,夫妻俩又摔盆子又摔碗,又打又吵,又哭又闹 ……还自圆其说:“我们是床头打床尾和。谁家夫妻 不打呀?谁家夫妻不闹啊?”都是因为不懂得夫妇和 睦之道所致呀!就像开车,没有学过驾驶,上了高速 公路,肯定和别人撞车。 P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