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理论实践(叙事自我同一性跨境)

现代文学理论实践(叙事自我同一性跨境)
作者: (日)土田知则//青柳悦子|责编:刘玮|译者:朱卫红
出版社: 广西师大
原售价: 69.00
折扣价: 42.80
折扣购买: 现代文学理论实践(叙事自我同一性跨境)
ISBN: 9787559860545

作者简介

土田知则,日本千叶大学人文科学研究院名誉教授。 青柳悦子,日本筑波大学人文社会系教授。

内容简介

从根本上说,几乎所有的当代优秀小说都是反侦探小说,是“粉碎”爱伦·坡所定的诸规则的终极之物。(《败北的侦探》) “嗯,我想证明的是,”珀斯说,“我们总是通过T. S.艾略特的诗这个镜片来阅读莎士比亚……如今如果不考虑‘普鲁弗洛克的情歌’,谁还能读懂《哈姆莱特》?如 果没有想到《荒原》中的‘火诫’,谁能听懂《暴风雨》中斐迪南的台词?”(《小世界》) “对人群的那种爱——因此也是恐惧——无论是试图取悦他人,还是试图让他人吃惊,抑或是对他人表示蔑视,都是所有人类最持久的动机之一。孤独的人甚至直到生命尽头还处于完全蛰居的状态……他对人群往往有一种超乎寻常的爱,这种爱超越了其他所有情感。”(《追忆似水年华》) 接触到这本小说的人,不管喜欢与否,都不得不意识到各种不同的“元”和层次。一旦你登上了两三级台阶,后面就没有尽头了,你会情不自禁地不断向上攀登。但是,没有人能登上最终的台阶。(山口雅也评《衔尾蛇的伪书》) 一本新锐翔实的文学理论书,视角独特,资料丰赡 拨开理论之雾,寻找文学的众多答案 俄狄浦斯情结的另类解读——被诅咒的“影响”概念 向文学发出挑战——日常语言的复权 遐想的散步者孤独吗?——卢梭的从“我”到“我们” 身份瓦解——侦探与凶手的暹罗双胞胎理论 “开放的”/“封闭的”文本——向着无限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