卦山(升级版)/山西旅游风景名胜丛书

卦山(升级版)/山西旅游风景名胜丛书
作者: 解光启
出版社: 山西经济
原售价: 13.00
折扣价: 8.45
折扣购买: 卦山(升级版)/山西旅游风景名胜丛书
ISBN: 9787807676232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唐代天宁寺——中国佛教华严宗的大型道场。卦 山天宁 寺创建于唐贞观元年(627年),处于卦山中腰的石 佛堂,是 天宁寺的雏形,是从悬崖岩石上雕琢石佛开始的(图 4—1)。 卦山石佛堂现存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重修 万卦宝 灯王佛殿金妆彩画圆满碑记》记载说:“……肇自唐 贞观 元年九月内始建梵刹,山名万卦,地号爻峰。按三十 三天 之形,立七处九会之法。”证 实了天宁寺的创建时间与所属 宗派(图4—2)。 唐代和尚法藏(643—712 年)以《华严经》为主要经 典,开创了华严宗(又名贤首 宗)。《华严经》全名《大方 广佛华严经》,为印度大乘佛 教要典之一。《华严经》在 唐代十分流行,一些高僧如 法顺、智俨、法藏、澄观、宗 密、李通玄等人均有注疏,流 传广泛。法藏是华严宗的实际 创立者,在前已有法顺(557— 640年)、智俨(602—668年) 著书立说,弘扬华严。法顺俗 名杜顺,号华严和尚,相传他 在卦山讲过《华严经》,后建 天宁寺。在“圆融无碍”思想 的支配下,华严宗在佛教内部 调和各派思想,对外则主张融 合佛儒道三家。 华严宗的第四祖澄观 (738—839年),从唐兴元元 年(784年)开始,历时4年攻 研东晋时所译《华严经》(60 卷)和唐武则天时所译《华严 经》(80卷)两种版本,撰写 出《华严经疏》60卷,并在五 台山和太原频繁举行讲经法 会。澄观和尚被唐德宗尊为教 授和尚,诏授“镇国大师”称 号,任天下大僧录。唐宪宗给 他金印,赐“僧统清凉国师” 之号,主持全国佛教。唐穆 宗、唐敬宗又相继封他为“大 照国师”,唐文宗又加封为 “大统国师”。澄观生前连续 受到五个皇帝的恩宠,在佛教 史上是极为罕见的情况,华 严宗由此发达。唐贞元、元和 (785—820年)年间,卦山天宁 寺连续出现了六座华严道场塔和 二通华严道场碑,是八次讲经说 法的重要记录。其名目有“华严 三会”“第四之会”“第五之 会”“第八重会”“华严九会” 等,一会一塔或一会一碑,可见 法会规模之大。 晋中一带,早在澄观之前 还有长者李通玄(635—730 年)弘扬华严教义。他初研 《易经》,后攻华严经典,撰 有《新华严经论》40卷。然 而澄观与李通玄在卦山天宁寺 的行迹,目前尚未发现确凿的 证明。 唐建中、贞元(780—805 年)年间,先后在汾州与太 原担任要职的李说(740—800 年)夫妇笃信佛教,特别是当 时全国上下尊崇华严宗的时 候,卦山天宁寺作为著名华严 道场,自然受到李说夫妇的青 睐。李说是唐高祖李渊堂弟李 神通的五世孙,历官御史郎 官、御史中丞、太原少尹、汾 州刺史、河东节度使等。 李说在卦山大做功德,在 石佛堂前的山怀之中另辟新 址,扩建寺院,使天宁寺由石 窟寺院转化为殿堂建筑寺院, 因而又有唐贞元二年(786年) 创建天宁寺之说。李说在担任 北都留守、河东节度使后,对 卦山天宁寺更是大做功德。唐 贞元十六年(800年),李说夫 妇捐助兴建的浩大工程普光 明殿竣工,并举行华严三会 道场。 P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