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原售价: 79.00
折扣价: 52.20
折扣购买: 康熙盛世与帝王心术(评自古得天下之正莫如我朝)(精)
ISBN: 9787108062680
魏象枢独对与玄烨的心理阴影 ——康熙朝满汉关系释例 从来史家论及玄烨反思三藩之乱,多着眼于其 缓和民族矛盾、留心国计民生等积极面,甚至后来 的“康乾盛世”即发轫于此。本文拟用最习见的史 料,通过一个具体事件的考察,证明三藩之乱亦为 玄烨带来极为消极的影响。玄烨心理中所形成的巨 大阴影,终其一生不曾消除,并严重阻碍朝局中满 汉关系的正常发展。 一、魏象枢密奏请杀索额图考辨 (一)有关魏象枢的上谕及其流传 《碑传集》卷12,韩菼《文靖王公熙行状》: 公能持大体,有远虑。菼为学士,撰《平定三 逆方略》失上指。一日,上谕阁臣曰:“当三桂初 反时,汉官有言‘不必发兵,七甸有苗格’者。又 其时,汉官尽移其妻子回家,何也?”即顾茭曰: “汝为朕载之!”茭退而皇恐,语公曰:“当奈何 ?”公奋曰:“待缚我之东市,君乃载耳!”公大 言于阁中曰:“有苗格,乃会议时魏蔚州语,告者 截去首尾,遂失其本意。然若如其言,岂不是误国 !汉官移家故有之,亦多有否者,日久何从分别, 岂不是背主!汉官负此两大罪之名。复何颜立于朝 乎?”因语大学士明公:“幸好为我执奏也。”翌 日入见,明公为上言,略引其端,公即继之,恳恳 如阁中语。上微笑曰:“朕固知此两事载不得也。 ”事遂寝。 清修《平定三逆方略》在康熙二十一年(1682 )至二十五年。韩菼任学士在二十四年三月,二十 六年二月乞归,则《行状》所述之事当在二十四、 二十五年问。魏蔚州即魏象枢,字环极,与柏乡魏 裔介石生均以正色立朝,称清初“二魏”。象枢二 十三年以刑部尚书休致,三年后去世,玄烨论此事 时,象枢尚在家居。明公即满大学士明珠,势正灼 。韩菼记玄烨所言两事,于《康熙起居注》(下简 称《起居注》)、《清圣祖实录》皆能印证,可视 为实录。 一、《起居注》十八年八月二十九日,玄烨与 群臣议论风闻言事,语科臣姚缔虞曰:“尔等皆以 风闻为言,朕亦何尝无风闻,姑举一二端言之。君 臣分义,休戚相关。当吴逆初叛时,诸臣中有一闻 变乱,即遣妻子回原籍者,此属何心?视国如家之 谊,当如是耶?” 二、《实录》三十三年闰五月癸酉,谕大学士 等有云:“原任刑部尚书魏象枢,亦系讲道学之人 。先年吴逆叛时,著议政王大臣议奏发兵。魏象枢 云:‘此乌合之众,何须发兵。昔舜诞敷文德,舞 干羽而有苗格。今不烦用兵,抚之自定。’与索额 图争论成隙。后十八年地震时,魏象枢密奏:‘速 杀大学士索额图,则于皇上无干矣!’朕曰:‘凡 事皆朕听理,与索额图何关轻重?’道学之人,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