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缘看世界(欧亚腹地的政治博弈)/中国国家地理

地缘看世界(欧亚腹地的政治博弈)/中国国家地理
作者: 温骏轩
出版社: 中信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6.30
折扣购买: 地缘看世界(欧亚腹地的政治博弈)/中国国家地理
ISBN: 9787521725414

作者简介

温骏轩,生于20世纪70年代,法律专业出身,长于分析解读国际局势。其在天涯论坛“国际观察”板块开设的《地缘看世界》一帖,有理论,有资料,有地图,有分析,具有很高人气,点击量超过2300万,回复超过11万条,是民间对国际局势进行分析解读的代表性人物。其作品《谁在世界中心》发行量超过10万册。

内容简介

谁能影响中亚 从地缘位置上看,中国无疑是填补中亚影响力空间的最直接人选。如果说100 多年前,俄国人是在控制中亚之后觊觎西域,那么现在形势就完全倒转过来了。中国完全可以依托西域,在四分五裂的中亚渗透影响力。至于中国具体应该怎么做,等到本章最后阶段再揭晓。因为只有在了解了整个大中亚地缘圈的结构、历史之后,才能做出正确的战略规划。在此之前,我们还需要看看,除了中国以外,还有哪些国家有兴趣参与中亚影响力的竞争。 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俄国当初将中亚地区纳入国土,一方面是为了全面控制欧亚大陆腹地,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继续南进向印度洋方向突破。在海洋愈发显得重要的时代,后一个目标对于俄国的地缘意义要大得多。正因为如此,控制所谓“西突厥斯坦”之后,俄国人审时度势地没有再把主攻方向放在东方。一定要和中国死磕到底的话,俄国至多再增加几片沙漠和边缘绿洲。而如果能够最终夺取印度洋的出海口,俄国就可以成为第一个可以面向四大洋的帝国了。 想打开印度洋通道的话,在自己领土里加入一个“俄属中亚”只能算是第一步。如果不能在大中亚三大地缘圈的最后一个成员—伊朗地缘圈中撕开一个缺口,这个战略构想就只能是构想。然而,对于俄国人来说,最大的问题在于,当他们在19 世纪从欧洲大陆腹地迫近印度洋时,英国人也已经把印度经营成自己最成功的殖民地了。基于印度地缘安全的考虑,这个海洋帝国也在向欧亚大陆腹地渗透。伊朗、阿富汗以及中国的西藏地区,都在这一战略思维指导下,成为英国积极渗透的方向。 深居内陆的蒙古高原,隐藏着哪些影响世界局势的变量? 让人眼花缭乱的中亚地区,有着怎样的前世今生? 中国西部的高原地带,面临着哪些机遇与挑战? 西伯利亚和东欧平原,如何形成未来世界的“新压力源”? 天涯爆帖再结集 豆瓣网2017年度社科类十大图书《谁在世界中心》续篇 80幅原创地图 一次性讲透中国和陆地周边国家地缘局势 附赠中国历代疆域地图拉页 动态呈现中国地缘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