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的忧郁(精)

田园的忧郁(精)
作者: (日)佐藤春夫|译者:吴树文
出版社: 人民文学
原售价: 35.00
折扣价: 20.30
折扣购买: 田园的忧郁(精)
ISBN: 9787020109395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我曾经在K县T郡的N村住过。想到这一点,我就 觉得妙不可言。当时,我究竟为什么要想住到那样偏 僻的乡村去呢?**来分析一下的话,看来是出于一 种好奇心理。不过,我当时真的打算在那个村子里度 过我的一生呢。这事离现在不过两年左右,但我总觉 得像是十多年以前的旧事,也许在那乡村一年不到的 生活竟使我老了十岁吧,因为我在那乡村里的生活是 **寂寞的。我已把自己当时的生活状况写在《病蔷 薇》(又名《田园的忧郁》)这部作品中了。 当时我自身的心情是寂寞的,而那乡村本身也是 个十分寂寞的地方,换句话说,正是这一点很配我当 时的胃口。那乡村离东京、横滨、八王子都只有七八 里①远,但是从村子到这些城市去的话,交通**不 便。那里从前盛产铁路枕木,同行中无人不晓。这N 村离开神奈川至八王子的铁路线有一里多路,一旦没 赶上这条铁路线上的火车,那就非得空等三个小时。 从这一点来看,毋宁说乘火车反而是不便的。村里的 人外出,除了可乘公共马车到神奈川,只有步行。就 说去马车行吧,离我所住的那一带尚有一里的路程呢 。不过村里的人一点儿都不感到有什么不方便,因为 他们过着极其单纯的生活。仔细一想,在我们所居住 的东京附近竟有如此荒僻闭塞的乡村,这真是不可思 议的事。其实我当初偶然发现这么一个地方的时候, 也着实吃了一惊:那时我坐在颠簸而行的公共马车上 ,两眼望着路旁的田地、水塘、桥、树林、桑地、栽 有杂树的丘陵以及长有桃树、梨树的果园,忽然,我 的眼前展现出这块天地,引起了我的惊异。不过仔细 一想,正是因为毗邻着大城市,反而会出现这样的地 区。这是发人玩味的事,也是令人寻思的事。 村子所在地位于武藏野的一角,是在平原地带向 山丘地带过渡的区域。那里重重叠叠地罗列着不少普 通的山丘。在山丘地带的某些地方,大雨后常常会看 到一些上古年代留下来的石矢。而在T川的上游—— 只有‘这一段流域有着一点儿开发过的农地,可以看 到富士山山脉的某一支出现在南面山丘的远处。从某 些角度看去,富土山只露出它那雪白的山巅,秩父山 脉的诸山峰像云层似的——一到夏季,无人不认为是 云——它微微发黑地显现在西面的地平线上。在这样 的环境中,只见沿着那条大道的一侧,星散着几簇旧 茅屋,而在远离大道的山丘深处,也有一些旧茅屋的 屋顶出现。这些茅屋似乎在告诉人们:古人是选择什 么样的地方定居的。而我住的房子,就是这种茅屋。 起初,我在N村I地区借了寺庙里的一问屋子住下 来;大约过了三个月,就迁居到同村的K地区,租了 一所房子。K要比I多走半里上坡路,所以*加不方便 。 在我们从I往K搬家的时候,有一个女人来替我们 引路,还帮我们搬行李,替我们在房前的水渠里洗濯 发了黑的纸拉门。她热情、熟练地帮着我们料理。后 来,她就经常到我们家中来走走了。我的妻子(这女 人后来同我分离了)本就缺少个攀谈的人,所以经常 同这个女人谈论各种事情,还不时地把衣物托给她去 洗。 “真是个好人哪!”我的妻子经常这样地夸她。 这个女人叫阿琴,是村里的木桶匠万平的妻子, 当时大约有三十五六岁,或许还要年轻些也说不定。 不过说老实话,她长得很丑,所以实际上有多少岁数 并不重要。阿琴的皮肤黝黑,脸形像栗子,面部又平 又扁,大大的脑袋,几乎没有下颚,身体又肥又胖。 她的丈夫万平是一副蟋蟀似的长相,身体瘦瘠。像他 们这种长相的人,确实只有在那些农村中才会有,城 市里是**看不到的。万平**喜爱狗,有时会跑来 看看我的狗,不过他不常来。阿琴却是经常来我们家 的。秋季夜长后,阿琴会提着种种农产品,冒着连绵 不断的秋雨来串门,并找出些话来谈论,她好像很爱 攀谈。有一次,也是在这样的雨夜里,阿琴突然谈起 了她自己的身世。我不知道我的妻子和阿琴平时常谈 些什么内容,但是这天晚上碰巧我也在火盆旁,于是 听到了阿琴说的话。阿琴的话要比我想象中来得有趣 。我不知不觉地发生了兴趣,一直听她把话说完。这 时我不禁惊叹:一个外表极平庸的女人竟能忍*如此 不寻常的命运!我以方知渊深的心情,仔仔细细地打 量着阿琴。我多多少少*到了感动,这也许同阿琴想 引起我们关注的着眼点大相径庭,但是她的话确实打 动了我的心。阿琴为此显得很高兴,说迄今为止,还 没有人像我这样专心倾听她的谈话,所以阿琴向我表 示了谢意。从此以后,阿琴一有空就来看我们,于是 一次又一次地反反复复谈着她的身世。说起来,我这 个人真是任性的汉子——我本是到乡间来寻孤独的, 然而半年不到,我就对这种寂寞的乡间生活感到不满 了。我由一种莫可名状的乡愁(指心和身),变为身 心动辄就焦躁不安的状态。于是阿琴的谈话也终于使 我感到很不愉快了,以致一看见阿琴,我就想逃开。 由于我曾经**烦恼地屡次听过阿琴说的事,所以至 今尚能不走样地把阿琴说的事如实复述出来。 P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