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定义公司(谷歌是如何运营的)(精)

重新定义公司(谷歌是如何运营的)(精)
作者: (美)埃里克·施密特/乔纳森·罗森伯格/艾伦·伊格尔
出版社: 中信
原售价: 69.80
折扣价: 45.40
折扣购买: 重新定义公司(谷歌是如何运营的)(精)
ISBN: 9787521700596

作者简介

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 2001—2011年担任谷歌的首席执行官。在他的协助下,这家成立不久的硅谷公司成长为科技行业的全球领航者。施密特不仅负责建立合作关系和拓展商业人脉等对外事宜,还负责安排政府对话及建立适于高科技企业的领导方式。 2011—2015年,施密特担任谷歌的执行董事长。2015—2018年,担任Alphabet的执行董事长。现任Alphabet的技术顾问。 乔纳森?罗森伯格(Jonathan Rosenberg) 2002年加入谷歌,担任高级副总裁以及产品团队的管理人,负责谷歌消费者、广告商以及合作伙伴的产品设计、研发、升级工作,包括安卓系统、谷歌搜索、Ads、Gmail、Apps以及Chrome。他协助完善了谷歌的人才招聘制度与营销流程。现任Alphabet管理团队的顾问。 译者简介: 靳婷婷,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传媒学士,制片人,翻译,编剧。翻译非虚构和虚构书籍二十部,剧情、科幻、爱情、动画、喜剧电影剧本十余部。热爱阳光,动物,旅行,当下。邮箱tingtingrocks@126.com。

内容简介

Alphabet是如何运营的 最近有什么变化? 这是埃里克最喜欢说的一句开场白(他可真是晚餐派对上的开心果)。这句话往往能引出一段有趣的回答,因为我们正有幸身处一个科技日新月异并改变着人们生活和事业的世界之中。这个问题永不过时,因为总有事情在发生着变化。 本书在 2014年秋季首次出版,与那时相比,当今的许多事情都发生了变化。其中一个巨大的不同,就是从全球各地不远万里来见证硅谷为何名副其实的人与日俱增。一切都在飞速发展,对硅谷这一创新引擎为何能够长存感到好奇的各界高管则想来此地取经。这些人来自拥有雄厚背景和强大领导力、傲立群雄且资金充足的企业,带来的问题也掷地有声:该如何与时代同步?该雇用哪些人?如何创新?如何在保留企业文化最大优势的同时对企业文化做出改变? 之所以写本书,是因为我们相信管理这门艺术和科学在 21世纪出现了变化。有了信息和科技的帮助,个人以及小型团队能够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影响力。我们在谷歌亲眼见证了这一奇迹,也相信我们学到的有助于打造谷歌的很多经验能够为其他企业领导者所用。因此在过去几年中,当这些领导者来到谷歌,想要一睹我们的工作方法,探索该如何将我们的一些原则为己所用时,我们也乐于聆听他们的提问,并以我们所积累的经验教训作为回答。 结果如何呢?虽然有很多人点头称是,讨论也很热烈,但收效甚微。他们虽然认真聆听,却很少付诸行动。虽然这些来访者从未直说,但他们仍然让我们感觉到,我们的见解非常有趣,也可能正是他们所需要的,可想要实践这些见解几乎是痴人说梦。他们用一种近乎慈爱的眼神看着我们,好像他们是明智的父母,我们则是那热情奔放、活泼明朗却幼稚得无可救药的年轻人。仿佛我们告诉他们的经验是不会起效果的,而等到我们长大的那一天,就能明白个中缘由了。 埃里克“最近有什么变化”这一问题的答案,除了拜访硅谷的商业领导者逐渐增多,还有谷歌本身。我们在本书中所描绘的谷歌,是 2001年到 2011年之间作为首席执行官(埃里克)以及产品负责人(乔纳森)的我们所协助领导的谷歌,在此之后,我们双双从管理角色上退下来,开始承担新的责任。书中描绘的那个谷歌,从一家小型初创公司成长为拥有 2.5万名员工的企业,在多个国家获得成功。毋庸赘言,这成绩的确令人叹服,但毕竟是很早以前的事情了。5年之后,谷歌成为 Alphabet(字母表)的子公司,成长为一家规模更大(拥有超过 6万名雇员以及 750多亿美元的收入)且更为复杂的企业,业务涉及搜索引擎、视频广告、手机操作系统、数码科技、手提电脑、开发商及企业解决方案等,此外还有无人驾驶汽车、智能隐形眼镜和通过光纤或氦气球打造的高宽带网络连接等实验性项目。今日的谷歌已是旧貌换了新颜,以至于我们在本书中所描述的原则尚在有效之时,一些非常关键的新原则就已然浮出水面了。 让我们意识到这一变化的途径,可谓“谷歌味儿”十足:这些信息,是一位软件工程师带给我们的。本书首次出版后一周的 2014年 9月底,刚刚为谷歌同人主持完一场关于这本书的热烈问答的我们,站在谷歌纽约分部的办公室中。在与我们聊天的过程中,一位同事分享了他的一个难题:他的上司不允许他在 20%项目上花时间(在谷歌, 20%项目指员工自己选择的业余项目)。为谷歌人提供这样的自由,在谷歌是一项由来已久的传统和管理哲学。但是,这位工程师的上司却偏偏不给他这样的自由。这位工程师告诉我们,他对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但也有自己想要尝试的新事情,可上司就是不批准。说到这里,他表示,我们的书名可能有些偏离事实了:“也许起名叫‘谷歌以前是如何运营的’比较合适。” 我们对这件事进行了调查,发现这个情况只是个例外, 20%时间的概念当时(以及当今)在谷歌仍然盛行。但是,在我们与谷歌人谈论这本书的过程中,却多次听到这种“谷歌以前是如何运营的”说法。不难看出,谷歌的增长使其自然而然地放缓了脚步,变得越发重视流程。在我们任期的最后几年,这种现象便显露了出来。在担任首席执行官的时候,埃里克曾写过一篇题为《避免大公司病》的文章供全公司阅读,讲的就是保持当时的发展速度。但是,从谷歌人那里听到的评价却让我们认识到,我们有可能并没能很成功地实现这个目标。或许,来自成熟大公司的那些拥有长者风范的朋友是对的。我们得出的结论是,随着公司规模增大,实践我们在本书中所宣扬的原理会变得举步维艰。 在 2013年的《致股东的公开信》a中,拉里?佩奇表示:“随着时间的 推移,很多公司都习惯重复自己一贯的做法,只做出很少的渐进式的改变。假以时日,这样的渐进主义会导致落伍,在科技行业中尤为如此。因为改变应是革命性的,而不是渐进的。”拉里担心,随着谷歌发展速度减缓、越发靠流程推动,以及行为越来越像大型企业,我们被时代淘汰的噩梦将有可能变为现实。 这就是 2015年 8月宣布成立 Alphabet背后的驱动力。谷歌成为这家新的控股公司的子公司,原先在谷歌旗下自主运营的几个业务部门脱离出来,成为 Alphabet之下的独立公司。我们将这些公司称为“赌注”:现在, Waymo(无人驾驶汽车项目),智能家居公司 Nest,生命科学公司 Verily, Google X(以前称为 Google[x],包括谷歌热气球 Loon以及其他“登月”项目),生物科技公司 Calico,谷歌光纤 Fiber,谷歌风投, DeepMind,谷歌投资基金,以及创新城市开发公司 Sidewalk Labs,都从谷歌分离出来,各自有各自的企业文化、流程和领导者。这些公司有权利按自己的意愿进行运营,成功和失败也都自己负责。通过严格的内部资本配置流程,这些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与所有努力实现业务增长的首席执行官面对着同样的资金压力。 1.《重新定义公司》重装升级,新增2万字长文《Alphabet是如何运营的》。 新增作者序,详解成立Alphabet公司的原因以及改组背后的故事,并补充8大新管理原则:为流程提供空中掩护,组织要首席执行官为中心,持续为科技洞见下注,让核心人物关注核心事业,大创见小行动,去除风险与量油尺,“登月”项目和“登屋顶”项目并抓,新版5年问题。 2.官方出品,Google前掌门人埃里克?施密特作品。 《重新定义公司》是谷歌官方认可的高层著作。谷歌前首席执行官全面公开谷歌从崛起到称霸互联网的运营之道,包括大家普遍好奇的人才策略、沟通模式、创新之道、如何进行破坏性颠覆,以及如何发展与维持独特的Google文化。 3. Alphabet CEO拉里?佩奇、阿里巴巴前总参谋长曾鸣作序推荐。 拉里?佩奇、曾鸣、李开复、任向辉力荐。《重新定义公司》指出,公司若想在互联网时代站稳脚跟,就得制定新的商业规则,并开诚布公地解答了谷歌引领互联网时代的管理秘籍。 4.谷歌三部曲《重新定义公司》《重新定义团队》《谷歌方法》官方出品。 《重新定义公司》为改变而写!公开Google独树一帜的管理哲学:公司要在快速变化的时代成功,就必须改掉过时的管理方式,吸引“创意精英”加入团队,并且创造让他们可以成长茁壮的环境。 《重新定义团队》是Google前首席人才官拉斯洛?博克的作品,首度公开谷歌人才和团队运营的核心法则。详解Google文化的三大基石,如何从70亿人中寻找顶尖人才的多元化招聘体系,打造最幸福的公司。 《谷歌方法》公开了谷歌成长为科技巨头的核心方法:吸引创意精英,提供平台,打造卓越产品。以谷歌地图为切入口,详解在无数次科技突破和产品迭代过程中,谷歌用6年,吸引10亿用户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