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沦(郁达夫小说集)/民国经典

沉沦(郁达夫小说集)/民国经典
作者: 郁达夫
出版社: 海南
原售价: 28.00
折扣价: 19.60
折扣购买: 沉沦(郁达夫小说集)/民国经典
ISBN: 9787544369541

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1922年3月,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1923年至1926年间先后在北京大学、武昌师大、广东大学任教。1926年后,主持创造社出版部工作,主编《创造月刊》、《洪水》半月刊,发表了《小说论》、《戏剧论》等大量文艺论著。1928年在鲁迅的支持下,主编《大众文艺》。1936年任福建省府参议。1938年,赴武汉参加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的抗日宣传工作,并在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大会上当选为常务理事。1938年12月至新加坡,主编《星洲日报》等报刊副刊。1945年8月29日,在苏门答腊失踪(后来默认1945年为其卒年),终年四十九岁。代表作有《沉沦》、《故都的秋》、《春风沉醉的晚上》、《过去》、《迟桂花》等。

内容简介

他的故乡,是富春江上的一个小市,去杭州水程 不过八九十里。这一条江水,发源安徽,贯流全浙, 江形曲折,风景常新:唐朝有一个诗人赞这条江水说 “一川如画”。他十四岁的时候,请了一位先生写了 这四个字,贴在他的书斋里,因为他的书斋的小窗, 是朝着江面的。虽则这书斋结构不大,然而风雨晦明 ,春秋朝夕的风景,也还抵得过滕王高阁。在这小小 的书斋里过了十几个春秋,他才跟了他的哥哥到日本 来留学。 他三岁时候就丧了父亲,那时候他家里困苦得不 堪。好容易他长兄在日本w大学卒了业,回到北京,考 了一个进士,分发在法部当差,不上两年,武昌的革 命起来了。那时候他已在县立小学堂卒了业,正在那 里换来换去的换中学堂。他家里的人都怪他无恒性, 说他的心思太活;然而依他自己讲来,他以为他一个 人同别的学生不同,不能按部就班地同他们同在一处 求学的。所以他进了K府中学之后,不上半年又忽然转 了H府中学来;在H府中学住了三个月,革命就起来了 。H府中学停学之后,他依旧只能回到那小小的书斋里 来。第二年的春天,正是他十七岁的时候,他就进了H 大学的预科。这大学是在杭州城外,本来是美国长老 会捐钱创办的,所以学校里浸润了一种专制的弊风, 学生的自由,几乎被压缩得同针眼儿一般的小。礼拜 三的晚上有什么祈祷会,礼拜日非但不准出去游玩, 并且在家里看别的书也不准的,除了唱赞美诗祈祷之 外,只许看新旧约书。每天早晨从九点钟到九点二十 分,定要去做礼拜,不去做礼拜,就要扣分数记过。 他虽然非常爱那学校近旁的山水景物,然而他的心里 ,总有些反抗的意思,因为他是一个爱自由的人,对 那些迷信的管束,怎么也不甘心服从的。住不上半年 ,那大学里的厨子,托了校长的势,竟打起学生来。 学生中间有几个不服的,便去告诉校长,校长反说学 生不是。他看看这些情形,实在是太无道理了,就立 刻去告了退,仍复回家,到那小小的书斋里去,那时 候已经是六月初了。 在家里住了三个多月,秋风吹到富春江上,两岸 的绿树就快凋落的时候,他又坐了帆船,下富春江, 上杭卅怯。却好那时候石牌楼的w中学正在那里招插班 生,他进去见了校长M氏,把他的经历说给了M氏夫妻 听,M氏就许他插入最高的班里去。这W中学原来也是 一个教会学校,校长M氏,也是一个糊涂的美国宣教师 ;他看看这学校的内容倒比H大学不如了。与一位很卑 鄙的教务长——原来这一位先生就是H大学的卒业生— —闹了一场,第二年的春天,他就出来了。出了w中学 ,他看看杭州的学校都不能如他的意,所以他就打算 不再进别的学校去。 正是这个时候,他的长兄也在北京被人排斥了。 原来他的长兄为人正直得很,在部里办事,铁面无私 ,并且比一般部内的人物又多了一些学识,所以部内 上下都忌惮他。有一天某次长的私人来问他要一个位 置,他执意不肯,因此次长就同他闹起意见来,过了 几天他就辞了部里的职,改到司法界去做司法官去了 。他的二兄,那时候正在绍兴军队里做军官,这一位 二兄,军人习气颇深,挥金如土,专喜结交侠少。他 们弟兄三人,到这时候都不能如意之所为,所以那一 小市镇里的闲人都说他们的风水破了。 他回家之后,便整日整夜地蛰居在他那小小的书 斋里。他父祖及他长兄所藏的书籍,就做了他的良师 益友。他的日记上面,一天一天地记起诗来。有时候 他也用了华丽的文章做起小说来;小说里就把他自己 当作了一个多情的勇士,把他邻近的一家寡妇的两个 女儿,当作了贵族的苗裔,把他故乡的风物,全编作 了田园的情景;有兴的时候,他还把他自家的小说, 用单纯的外国文翻译起来;他的幻想愈演愈大了,他 的忧郁病的根苗,大约也就在这时候培养成功的。 P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