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卫生保健百事通

农民卫生保健百事通
作者: 编者:吴兆红//郑兴|责编:卢雪华//李宜励|总主编:何丞
出版社: 广东人民
原售价: 35.00
折扣价: 22.10
折扣购买: 农民卫生保健百事通
ISBN: 9787218164823

作者简介

吴兆红,主任医师,广州市荔湾区科普宣讲团成员,广东省医学会医学科普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博士后基金会评审专家。主持、参与完成了多项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公开发表论文数十篇。曾参与编著《农村卫生保健百问百答》《环境卫生与呼吸系统疾病》《乡村卫生与保健百问百答》等科普书籍并获得广州市优秀科普作品奖和科普创新奖。从事外科临床工作40年,临床工作经验丰富,2018年被广州媒体评为“羊城好医生”,入选2019、2020、2021年度《岭南名医录》。 郑兴,外科主治医师,广东省医师协会会员、广州市医师协会会员、广东省医院协会心脏血管微创外科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委员。参与并完成多项国家、省、市级课题,发表专业论文10余篇,拥有新型发明专利3项。从事外科临床工作1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内容简介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自己留守在农村,需要其他亲人照顾的,年龄在16 岁以下的农村户籍孩子。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走入城市,农村留守儿童的人数逐年增长,他们正处于成长受教育的关键时期,由于在此期间他们长期缺乏父母在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上的正确引导和帮助,以及情感上的关爱和呵护,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1)性格内向孤僻。由于缺乏父母亲情的滋润,许多农村留守儿童长期处于自我封闭的状态,同时他们对分离会变得非常敏感,会恐惧分离,久而久之性格会变得内向孤僻,不愿与人交流,不与他人建立朋友关系。 (2)自卑。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感觉自己没有坚强的依靠和保护,因而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有的甚至自暴自弃,丧失自信心,没有上进心。 (3)焦虑、抑郁心理。父母外出打工,农村留守儿童大都感到家庭空落,心里觉得寂寞无聊,进而产生心理焦虑和抑郁问题。 (4)盲目反抗或逆反心理。在农村学校违纪学生中,农村留守儿童占绝大多数,低年级及学前儿童一般表现为逃学、迟到、不完成作业,小偷小摸,不诚实、经常说谎;高年级农村留守儿童开始出现叛逆心理,攻击意识很强,顶撞老师,不服从管教,更有甚者还盲目冲动、打架斗殴。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解决方法 (1)加强父母和留守儿童之间的沟通。父母要重视与孩子的沟通与交流,时刻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定期跟孩子通电话或视频。询问孩子近期的生活与学习情况,多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回家与孩子团聚,或把孩子带到务工的地方去小住一阵,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重视和关爱,让孩子能够感觉到父母就在身边,从而真正在心理上具有安全感。 (2)重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学校是农村留守儿童除家庭之外最常活动的场所,也是接受教育的地方。学校教师能通过自身专业知识素养了解农村留守儿童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从而使心 理健康教育更具有针对性,更加规范科学合理。 (3)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农村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要努力为孩子创造和谐的家庭教育环境和氛围,让孩子能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同时也要对留守儿童进行细心的观察与沟通,打开他们的心扉,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进城务工的父母要把孩子的教育放在第一位,让孩子健康成长,不能以牺牲孩子的前途为代价来换取暂时的经济利益。 “乡村振兴农民百事通系列”一套共9本(《乡村党务工作百事通》《乡村环境保护百事通》《乡村公共服务百事通》《农民务工兴业百事通》《农民增收致富百事通》《农民权益保障百事通》《农民预防诈骗百事通》《农民卫生保健百事通》《农民遇险自救百事通》),分别以乡村党建、产业乡村、美丽乡村、幸福乡村、平安乡村、文明乡村、和谐乡村、富裕乡村、健康乡村9个方面为切入点,解答农民日常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大小问题,贴近农民群众,贴近农村现实,以通俗的语言和鲜活的例子为农民朋友和基层干部等读者对象释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