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54.40
折扣购买: 《建筑史学刊》2022年4期(期刊,季刊)
ISBN: JZXK09
吴焕加,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外国建筑史与建筑理论研究。 曹汛(1935—2021),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建筑学家、园林学家、文史学家。 宋昆,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城市更新与社区营造、建筑遗产保护研究。 董笑笑,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校园规划设计及历史理论研究。 许懋彦,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长聘教授,主要从事建筑设计及理论研究,包括校园规划设计及历史理论研究。 赖德霖,路易维尔大学美术系摩根讲席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建筑史和中国建筑史研究。 刘亦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建筑史、城市规划史研究。 朱发文,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建筑技术史研究。 冯江,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地域建筑史研究。 丁垚,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 张墨润,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 徐凤安,《营造文库》编辑部主任,主要从事近现代建筑文献的整理研究。
2022年9月下旬,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和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院联合举办的第17 次中国近现代建筑史学术年会在呼和浩特召开,线上、线下参会的代表和线上“围观”的听众累计逾万人,体现了学界和大众对存量时代城市更新和改造工作的主要对象——近现代建筑的普遍关注。也正是在这次会议上,“中国近代建筑史学术年会”正式更名为“中国近现代建筑史学术年会”,既与我国当前的城乡建设和研究趋势相契合,也标志着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汪坦先生重建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领域以来,“在经过三十六年的努力之后,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张复合)。 为了呼应9月份的这次大会并集中反映中国近现代建筑史研究的*新进展,本刊于今年4月份陆续联系了本领域研究积累有年的几位学者,请他们分别就各自*新、*感兴趣的课题撰写论文,然后结集为专刊发表。此前,《建筑学报》《新建筑》《中国建筑文化遗产》等也曾以专栏形式集中刊登若干篇中国近代建筑史的论文。但以整刊登载中国近现代建筑研究论文,继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起步阶段《华中建筑》曾在1987年和1988年两度以专辑形式刊登中国近代建筑史会议论文、慷慨助力这一新学科的发展外,多年来这还是第一次,对于在新时期推进中国近、现代建筑史研究无疑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