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转折(深圳1949)/我们深圳

大转折(深圳1949)/我们深圳
作者: 张黎明
出版社: 深圳报业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0.80
折扣购买: 大转折(深圳1949)/我们深圳
ISBN: 9787807098850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第一章 乱世众生 采写手记 1949年,那是一个遥远的、笔者还没有出生的年代, 而深圳也不是现在的深圳,它是一个隶属宝安县的古老墟 镇。 特别地好奇,于是就有了2017年1月10日约访梁柏合 、陈敏学、卓辉几位老先生,地点在当年深圳墟镇中心, 如今解放路和南庆街口交叉的新安酒家(酒家其实已更换 新名为鸿安酒家,不过他们习惯称呼那个从1960年开始使 用的老名)。 此时,1927年在深圳墟鸭仔街出生的梁柏合90岁; 1929年在深圳墟东新街出生的陈敏学88岁;1937年在宝安 龙华弓村出生的卓辉是他们当中最年轻的,也80岁了。几 位深圳土生土长的长者习惯了广东式的饮茶,边饮边聊… … 1949年是民国三十八年,按农历(中国黄历)算为己 丑年,那年有点像翻开老黄历的吉数八字时辰宜忌,费琢 磨…… 不过,长者们并不按照框定的年份诉说,他们记忆的 细节在旧日的时光里跳来跳去,总落在他们自己最深刻的 枝丫上。 既然无法把他们的记忆固定在一个时间的笼子里,就 由了这些细节微妙且无所顾忌地穿过己丑年,看似毫无关 联的它们缓慢地铺展着前因后果…… 深圳墟积攒的岁月由年龄最长的梁柏合开始,也几乎 由他包场。 梁柏合比画着木头竹子叠成的防劫五重门;陈敏学惟 妙惟肖模仿着客家婆娘那长长的一声“兑——尿”;卓辉 却是从一双胶底的冯强鞋升始…… 他们一同记住了1938年10月日军侵占深圳的日子。日 军司令部强占南庆街的鸿安酒家,西和街驻扎了日本宪兵 队,北门街的“慰安所”有一群踏木屐罩和服的军妓,而 雍睦堂(当年深圳小学)便成了日本军营,这些地点压抑 了许多家破人亡和流离失所的哀痛。 梁柏合10多岁时亲眼看到日本军曹从北门街(今新园 宾馆附近)慰安所出来,手中执着一把长剑,四肢摇摆一 路吼和唱。蔡屋围有个80多岁的老伯从西和街(今解放路 西段)走出来,恰好碰上了军曹。老伯年纪大了,懵懵懂 懂忘了要向日本人鞠躬,更忘了说日语“阿里阿多”(你 好),军曹抡起巴掌大吼“八嘎亚鲁”(混蛋),左一耳 光右一耳光,老伯在耳光的狂风中趔趔趄趄,军曹猛得连 自己都招架不住,累得停下手。这间隙,老伯哆嗦着移动 了小小的一步,也许只有三五寸的一步,军曹立马一脚扫 去,老人倒下了,呻吟着要爬起来,军曹抬起又大又重的 日本军靴,又踩又跺,老伯“呀呀”地叫,身子渐渐成了 无力翻动的“干虾米”…… “太惨了,我不敢看……”梁柏合说自己赶紧掉头躲 进店铺。 “我好憎日本人”,这句话他说了三遍以上。 梁柏合说深圳墟有几个汉奸,有个叶福,有个刘七,